28岁男接种疫苗三周后死亡 验尸官:死者生前健康

本地一名28岁孟加拉籍男子在接种第一剂冠病疫苗三周后死亡。(图:路透社)
本地一名28岁孟加拉籍男子在接种第一剂冠病疫苗三周后死亡,尸检报告显示,除了心脏以外,男子生前其他器官都很正常。验尸官提醒公众在接种疫苗后的两个星期应避免做任何剧烈运动。
新传媒英语新闻台CNA昨天(20日)获得的验尸报告指出,死者Rajib没有已知的慢性病,之前也没有在工作中生病。他生前在Sunlight Engineering公司担任焊接主管,他在2013年2月进行人力部规定的正常全面医疗评估,而当时他符合就业条件。
死者的雇主表示,Rajib离世前一年曾感染过冠病但已完全康复。他在2021年6月18日接种首剂莫德纳疫苗,隔天照常上班。
接种疫苗三个星期后,他于7月9日在胜科船厂的一艘船的主甲板下工作。当时他与密闭空间人员(confined space attendant)一起,将铝箔贴在一些焊点上。
他们在傍晚6点30分完成工作后,爬梯子到主甲板。Rajib在爬了一、两级后,突然往后倒在舱内的金属地板上,安全帽也松脱了。他送院急救但当天晚上离世,死因证实是心肌炎(myocarditis)。
验尸官表示,卫生科学局一项最新的安全报告说,海外和本地均有施打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后出现心肌炎和心包炎等不良反应的罕见病例,本地数据显示,30岁以下的男子出现这类情况的几率会更高一些,但大部分的患者都能康复出院。
验尸官表示,为防止出现心肌炎或心包炎,应该在接种疫苗后两周内不做剧烈运动。
据了解,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案例仅占所有施打的mRNA疫苗的百分之0.0006。
卫生科学局在为公众施打的850万剂mRNA疫苗中,只接到65起与心肌炎或心包炎有关的情况。当中有40起发生在30岁以下的人当中,其中36名是男性。43起是在接种第二剂疫苗后发生的,而多数的病例都是在接种疫苗后的一周内发生的。
当局引述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研究报告表示,因疫苗导致的心肌炎案例非常低,报告强调了接种冠病疫苗的重要性,因为接种后的人感染冠病的风险有所降低,患心肌炎的风险同样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