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男接種疫苗三周後死亡 驗屍官:死者生前健康

本地一名28歲孟加拉籍男子在接種第一劑冠病疫苗三周後死亡。(圖:路透社)
本地一名28歲孟加拉籍男子在接種第一劑冠病疫苗三周後死亡,屍檢報告顯示,除了心臟以外,男子生前其他器官都很正常。驗屍官提醒公眾在接種疫苗後的兩個星期應避免做任何劇烈運動。
新傳媒英語新聞台CNA昨天(20日)獲得的驗屍報告指出,死者Rajib沒有已知的慢性病,之前也沒有在工作中生病。他生前在Sunlight Engineering公司擔任焊接主管,他在2013年2月進行人力部規定的正常全面醫療評估,而當時他符合就業條件。
死者的僱主表示,Rajib離世前一年曾感染過冠病但已完全康復。他在2021年6月18日接種首劑莫德納疫苗,隔天照常上班。
接種疫苗三個星期後,他於7月9日在勝科船廠的一艘船的主甲板下工作。當時他與密閉空間人員(confined space attendant)一起,將鋁箔貼在一些焊點上。
他們在傍晚6點30分完成工作後,爬梯子到主甲板。Rajib在爬了一、兩級後,突然往後倒在艙內的金屬地板上,安全帽也鬆脫了。他送院急救但當天晚上離世,死因證實是心肌炎(myocarditis)。
驗屍官表示,衛生科學局一項最新的安全報告說,海外和本地均有施打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後出現心肌炎和心包炎等不良反應的罕見病例,本地數據顯示,30歲以下的男子出現這類情況的幾率會更高一些,但大部分的患者都能康復出院。
驗屍官表示,為防止出現心肌炎或心包炎,應該在接種疫苗後兩周內不做劇烈運動。
據了解,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案例僅占所有施打的mRNA疫苗的百分之0.0006。
衛生科學局在為公眾施打的850萬劑mRNA疫苗中,只接到65起與心肌炎或心包炎有關的情況。當中有40起發生在30歲以下的人當中,其中36名是男性。43起是在接種第二劑疫苗後發生的,而多數的病例都是在接種疫苗後的一周內發生的。
當局引述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研究報告表示,因疫苗導致的心肌炎案例非常低,報告強調了接種冠病疫苗的重要性,因為接種後的人感染冠病的風險有所降低,患心肌炎的風險同樣會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