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过后,虽然世界恢复了正常通行,但依旧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各国家间地缘政治日益紧张,经济前景不明朗,国际准则和规范瓦解等等。在许多国家,包括新加坡在内,社会问题和不平等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这些都对本地企业和身为工友的我们有所影响。
可是不用过于担心,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在4月17日的国会上参加政府施政方针和各部门附录辩论时,提出了接下来五个重要调整方向。这些调整举措将在未来几年内重新构建社会契约,推动新加坡实现更加公平、包容和繁荣的社会。
这五方面调整分别是:改变对技能的态度、重新诠释成功的定义、改变社会援助的方式、改变关怀年长者的方式,以及让新加坡人少关注一点“我自己”(I and me),多关注一点“我们大家”(us and we)。
随着需求和时代变迁勇敢进行改变
谈到改变人们对技能的态度时,黄循才表示:人们对唯才是用的概念过于狭窄。可能大多数的人对技工这门行业持有“读不好书的人才会去做的工作”的想法。但黄循财认为,技能是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他指出,新加坡的志向是建立成熟的终身学习社会,“这么一来,我们能为将来做好准备,也准备好取得成功。”所以需要转变人们对于技能的态度。
政府将同劳资政三方伙伴探讨关于如何支持雇员拨出时间参加培训。同时也将推行改革并强化技能创前程计划(SkillsFuture),降低培训的成本和门槛,让持续学习、再度培训和提升技能成为雇员们的生活日常。为了让雇主鼓励工友提升技能,全国职工总会 (NTUC) 也在2019年成立了企业培训委员会(简称CTC)。企业培训委员会将培训制度化,为企业和员工带来双赢的结果。
黄循财说:“这些举措不仅将让个别雇员受益,也对企业也有帮助。与此同时,企业必须将招聘员工的重点从学历转向技能,以及为雇员投资职业技能成长。新加坡人也要对这些改变保持开放的态度。”
另外,职总也为新加坡技工制定了全新的职业发展模式,希望为技工们提供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提高现有从业者技术专业性。同时职总也希望能吸引更多的本地年轻人加入已经有老龄化趋势的技工行业。
鼓励和帮助国人过上更好地生活
或许你会羡慕一些国家立志于建立提供终身福利的社会,但这样的计划和保障到底可以持续多久?
黄循财强调,成功不仅仅是指个人财富和地位的提高,也包括创造机会,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作出贡献等。他也说社会援助不应该只是提供资金和物品,更重要的是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和支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弱势群体通过接受专业的技能培训成功再就业重拾自信和经济独立。
在这方面政府将把社会援助和就业援助结合起来。在协助失业民众方面,政府考虑推出一个协助失业者维持生计,且鼓励他们重新再就业的援助计划。这项具有针对性的再就业计划,在减轻失业者维持生计压力的同时,也鼓励他们继续提升技能和寻找新工作。政府也将推出更多的家庭援助措施,帮助更多本地家庭缓解生活压力。
除此之外,政府将加强对年长者的关怀,提供更好的医疗和健康服务,建立更多的福利机构,同时鼓励年长者参与社区活动,保持社交和精神健康。
劳资政三方伙伴之一的职总在去年推出为期一年的“同心同行 共创未来”对话会(#EveryWorkerMatters Conversations)以了解年长工友的担忧以及他们的期许。

职总秘书长黄志明 星期一(5月1日)在职总劳动节集会上致辞时说:“职总过去九个月已通过不同平台,与超过4万不同领域的工友包括专业人士、经理和执行员(Professionals, Managers and Executives,简称PME)接触。我们希望通过这项为期一年的“同心同行共创未来”对话会,广泛倾听来自本地工友的担忧和想法、同时调整更新与本地工友的契约、维持同工友之间的信任,以及帮助工友争取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机会。”
少关注“我自己”,多关注“我们大家”
最后,政府鼓励新加坡人需要更加团结,携手促进社区共建,推动社会和谐。黄循财表示,这些调整将给新加坡带来巨大的变化,但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合作。政府将与企业、工会和社会团体等合作,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包容和繁荣的新加坡。

他同时在刚刚过去的劳动节群众大会上强调,新加坡国家面积虽小,但在国际上的地位却是引人瞩目的。但我们不能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新加坡需要建立一个更具弹性和适应性的社会,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政府也将继续与社会各界密切合作,推动改革和发展,实现国家的经济繁荣和谐发展,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最后,职总诚挚邀请大家加入“同心同行 共创未来”对话会(#EveryWorkerMatters Conversations) 积极分享您的想法和意见。共同致力于建设更加美好的新加坡!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参与话题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