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访问新加坡的同时,也计划在2013年,将美国第一艘新型战舰,即“自由”号进驻其国,并做出预计10个月的部署。

“自由”号属于新型濒海战斗舰,其体型“小巧玲珑”,在近海作战中,能够快速敏捷地应对周边威胁。长久以来,美国为开拓亚洲、太平洋区域而煞费苦心,此款战斗舰很好地成就了美国之战略方针。美国将计划在同年装备好55艘“自由”号,并派4艘轮流部署派驻新加坡。
说了这么多,李显龙自始至终都在走其父李光耀的治国之道:左右逢源具备军事力量的国家,并以此带给新加波的“安全”感,即以“小国之躯”踏出一条“大发展之道”。也就不难理解李显龙说出那些令亿万华人所愤怒的讲话了。
李显龙祖籍是中国广州人,都是华夏子孙,我们当然希望他时刻“亲华”。而他之所以在这一段时间选择与中国关系不太好的美国,是他看到继续“亲美”会带给其国的利益。

然而,进入2020年,李显龙在其本国一个专访报告中却说出这样的话:“没有多少国家愿意加入一个没有中国的联盟,希望美国下一届领袖处理好中美之间的关系。”
仅仅过了7年,李显龙的态度为什么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
这得往回看,早在2017年,特朗普上任后,就否定了“亚太再平衡”政策,这个政策实际上是指美国重返亚洲地区、太平洋沿海地区战略之措施。
随后,美国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这也意味着新加坡的国际贸易往来将会受到重创,这对新加坡来说无疑是有力的打击,使得经济原本就处于低迷期的它更是雪上加霜。

而同年,在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会中,我国就“一带一路”政策的演讲,并未向李显龙总理发出正式邀请。这明摆着是“晾著”新加坡。
而到了2020年,我国领导人就中欧双边投资协议与德、法总理等领导人进行视频会晤,并完成其协议谈判。
中美这些国际事务的变化,无疑给了新加坡从新考量“倒向”那一边的问题,也就有了李显龙于2020年在专访报告中,说出那番“讨好”中国的话了。
“萤火虫小国”生存之道不易,左右逢源是常态,我国有句俗话说的好:有奶便是娘,“从小”便被“抛弃”的新加坡又何尝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