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观大寨是李光耀提出的要求,因为大寨是模范公社,虽然土地贫瘠但经常出现奇迹般的丰收,而且毛的口号是“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
但是,李光耀写道,“十年后,他们揭露大寨其实是个骗局”,收成特别好是因为农作物得到特别的照顾,刺激了产量;另一方面,由于科技落后,大庆能汲取的原油有限,产量不断下滑。

可以推测,李光耀在见到改革开放实实在在的成绩之后,必定感觉与当年的这些“骗局”形成太大的落差。这也许是他如此推崇邓小平之原因。他评价邓小平时说:“邓小平是我所见过的领导人当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尽管他只有五英尺高,却是人中之杰。”

1978年11月12日,李光耀在新加坡机场迎接到访的邓小平(图源:新华社)
当时正在十年动乱时期,在西安,陕西革命委员会在给李光耀设的欢迎晚宴上,不断谴责“走资派”。第二天,代表团访问延安,参观长征窑洞和纪念馆,在当晚,仍然听到延安地区革委会主任批判“走资派”。

图片来自新浪新闻
即便到了上海,李光耀回忆,“年纪轻轻的上海市革委会主任以同样的激情谴责‘走资派’”。
在访华的最后一天,代表团在广州参加晚宴,“谢天谢地…… 这是我们此行最后一次听到谴责‘走资派’的演讲,讲得毫不激动,一点都不能让人信服”。第二天,代表团登上专列,前往深圳。
等待回归正轨的东方雄狮
李光耀在《回忆录》这么评价中国:
“他们是这么一个泱泱大国,有绝对的信心,只要有朝一日回归正轨,登上世界首席之位是必然的趋势。中国在重振文明之后会有怎么样的命运和发展,中国人谁也不会怀疑。这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延续了4000年不曾间断的悠久历史。我们这些过番客,斩断了自己的根,寻觅另一种气候另一片土壤重新扎根,欠缺得正是这种自信。我们对自己的前途忧心忡忡,老是想着在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里,命运将会做出什么安排。”
让中国回归正轨的,恰恰就是“走资派”邓小平,以及他的改革开放。
中国的改革开放,造就了一个全新的中国,也造就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不会腾飞,在国际上的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也必定远远不似今天的频繁和深入。
对内,改革开放让中国在一两代人短短的时间内从贫穷落后的第三国家飞跃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八亿人脱贫,三亿人成为中产阶级,百多家中国公司成为世界500强,这是在1978年不敢想像的;对外,改革开放让中国成了世界工厂,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进入国际市场,降低了世界人民的生活成本,提高了生活质量,“一带一路”的实践还会进一步提高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
近几年来,中国领导人多次在各种国际国内场合表达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决心。眼哥坚信,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有利于国际分工与合作,有利于推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是多赢的局面。
谨此向“改革开放”致敬!向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致敬!
这篇介绍了李光耀看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我们下一篇写李光耀怎样推动新加坡深度参与中国改革开放,请大家持续关注。

为庆祝中、新两国建交20周年,新加坡国家文物局在新加坡河畔树立纪念碑,褒扬极少数曾到访新加坡的访客。他们必须是受到自己人民尊崇的人物,对自身的国家有杰出贡献,同时也同新加坡有所联系。其中一个就是邓小平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