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局志愿者调查:八成人认为 参与义工活动能掌握新技能

国家文物局首次对志愿者进行的调查发现,参与志愿活动对志愿者的个人满足感、技能学习与发展,以及自信心等多方面,有显著的影响。
文物局是在去年7月到8月之间,对245名活跃的志愿者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八成的受访志愿者说,参与义工活动让他们掌握新知识和技能;74%的人说,在博物馆担任义工是他们的个人兴趣;将近六成的志愿者认为,这能让他们为博物馆和遗产领域做出贡献。这也是志愿者选择在博物馆担任义工的三大主要原因。
在这同时,97%的志愿者也认为,参与义工活动能让他们接触来自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96%的受访者认为,他们从中掌握新知识和技能;95%的人认为,这么做让他们感到快乐。
其中一名志愿者是55岁的博物馆义务导览员龙矜频博士。她从2003年就开始在文化局属下的部分博物馆当导览员,并因为在公共服务领域作出杰出贡献,而在2022年获颁国庆奖章(Public Service Medal at the National Day Awards 2022)。龙矜频表示,成为导览员为她的生活增添丰富色彩。
龙矜频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因为大家都没有利益冲突。然后呢,作为一个博物馆的义务导览员,我们可以是最先看到展品的人,这个是我觉得很难得的。”
文物局教育推广与社区外展副司长吴晓萍谈到当局如何运用调查结果,来让志愿者受惠。
吴晓萍说:“有了这些调查结果,我们将会为志愿者提供制定的培训方案,提供积极和有益的志愿服务体验,并在每两到三年内再次进行相同的调查,以便更新数据。”
文物局政策与社区副局长陈子宇也表示,这项调查能让当局更了解志愿者,并希望通过调查结果来激励志愿者,同时吸引更多义工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