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局志願者調查:八成人認為 參與義工活動能掌握新技能

國家文物局首次對志願者進行的調查發現,參與志願活動對志願者的個人滿足感、技能學習與發展,以及自信心等多方面,有顯著的影響。
文物局是在去年7月到8月之間,對245名活躍的志願者進行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八成的受訪志願者說,參與義工活動讓他們掌握新知識和技能;74%的人說,在博物館擔任義工是他們的個人興趣;將近六成的志願者認為,這能讓他們為博物館和遺產領域做出貢獻。這也是志願者選擇在博物館擔任義工的三大主要原因。
在這同時,97%的志願者也認為,參與義工活動能讓他們接觸來自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96%的受訪者認為,他們從中掌握新知識和技能;95%的人認為,這麼做讓他們感到快樂。
其中一名志願者是55歲的博物館義務導覽員龍矜頻博士。她從2003年就開始在文化局屬下的部分博物館當導覽員,並因為在公共服務領域作出傑出貢獻,而在2022年獲頒國慶獎章(Public Service Medal at the National Day Awards 2022)。龍矜頻表示,成為導覽員為她的生活增添豐富色彩。
龍矜頻說:「我最大的收穫就是認識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因為大家都沒有利益衝突。然後呢,作為一個博物館的義務導覽員,我們可以是最先看到展品的人,這個是我覺得很難得的。」
文物局教育推廣與社區外展副司長吳曉萍談到當局如何運用調查結果,來讓志願者受惠。
吳曉萍說:「有了這些調查結果,我們將會為志願者提供製定的培訓方案,提供積極和有益的志願服務體驗,並在每兩到三年內再次進行相同的調查,以便更新數據。」
文物局政策與社區副局長陳子宇也表示,這項調查能讓當局更了解志願者,並希望通過調查結果來激勵志願者,同時吸引更多義工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