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剑录取率全球第二
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2024年本科录取数据一公布,教育圈炸开了锅:新加坡学生以26.5%的剑桥录取率稳居全球第二,牛津录取率24.8%,双杀中国学生(10.9%/12.3%)和美国学生(6.7%/8.9%)!
更震撼的是,新加坡学生牛剑综合录取率(25.7%)竟比英国本土学生(22.5%)还高出3.2个百分点,成为全球唯一在顶尖名校录取率上反超欧洲的亚洲地区。

这组 “断层式” 数据背后,藏着新加坡教育体系怎样的 “通关密码”?

三大优势
用数据直击眼球
反超英国本土的“双料胜率”
新加坡学生成为牛剑在全球范围内唯一录取率高于本土的非欧洲生源地。
文理专业“通杀”格局
文科巅峰:牛津PPE(哲学、政治与经济)专业,新加坡学生录取率19.7%(中国8.2%,英国本土15.3%);
理科碾压:剑桥工程学专业,新加坡录取19.2%(中国8.7%,美国5.9%),计算机科学专业更是以18.3%的成功率,超出全球平均(7.6%)2.4 倍。

“低申请量高录取” 的效率神话
新加坡申请牛剑的总人数(1066人)不足中国(4133人)的1/4,却斩获251个录取名额(中国374个),单位申请效率是中国学生的2.8倍。

学术成绩
精准狙击牛剑“分数线”
牛剑对A-Level的官方要求是A*AA,但新加坡学生的成绩分布堪称“降维打击”:
A-Level占据首榜:94.7%的录取者三门主科可达到A*AA(中国89.2%,英国本土85.6%),科学类专业中39.3%的学生可以拿到AAA;62.2%学生可以拿到数学AAA;
IB碾压全球:新加坡学生IB均分38.8分(全球31.98分),根据国际文凭组织(IBO)公布,新加坡学生IB成绩40分以上者占比约33%(全球仅17%),远超牛剑对IB学生38分的门槛要求。

关键数据对比:无短板的 “全优矩阵”
剑桥数据显示,中国学生常因“单科偏科”(如数学A*但英语B)被拒,而新加坡学生三门主科均达A及以上的比例高达91%,比中国学生(64%)高27个百分点,比英国本土学生(82%)高9个百分点。

申请材料
83%学生携带“加分项”
牛剑录取绝非“唯分数论”,新加坡学生的“软实力”数据同样呈现压倒性优势:

科研经历“开挂”:83%的申请者提交科研论文、国际竞赛等附加材料(中国39%,英国本土55%),其中41%参与过新加坡A*STAR科研项目,这类学生的牛剑录取率高达42%(普通申请者仅18%);
竞赛奖牌“收割器”:在数学、物理、化学奥赛中,新加坡学生的亚洲奖牌占比达29%,2024 年剑桥计算机专业录取的12名新加坡学生中,9人有IOI(国际信息学奥赛)经历,7人提交自主研发的程序代码(中国录取者仅2人具备同类背景)。
隐性优势:推荐信的 “牛剑血统”
新加坡顶尖中学的推荐信堪称“黄金通行证”:87%的申请者推荐信由剑桥/牛津校友撰写(中国学生仅19%,英国本土62%)。

学校资源
从中学到牛剑“全链路”
新加坡名校将“冲刺牛剑”拆解为可量化的培养体系,每个环节都精准匹配牛剑选拔标准:

专项辅导“训练”
莱佛士书院有建立牛剑专项辅导机制,包括学术论文写作工坊、模拟面试等,近三年剑桥录取率稳定在35%(英国顶尖私校平均28%);
华侨中学与剑桥三一学院合作“暑期科研计划”,参与学生的牛剑面试通过率达71%(普通申请者仅32%)。
课程体系“定制化”
A-Level学生可选修H3高阶课程(如“量子计算基础”),直接覆盖牛剑大一知识点;新加坡所有IB学生需完成4000字研究论文(EE)和知识理论课(TOK),2024年新加坡IB学生的TOK均分3.8分(全球2.9分),该成绩与牛剑面试评分的相关度高达0.7(满分1.0)。
新加坡学生的牛剑神话,本质是教育体系与名校选拔标准的“精准同频”。
新加坡教育,恰恰将这条“证据链”打磨成了可复制的系统——这或许才是比录取率更值得关注的“教育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