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劍錄取率全球第二
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2024年本科錄取數據一公布,教育圈炸開了鍋:新加坡學生以26.5%的劍橋錄取率穩居全球第二,牛津錄取率24.8%,雙殺中國學生(10.9%/12.3%)和美國學生(6.7%/8.9%)!
更震撼的是,新加坡學生牛劍綜合錄取率(25.7%)竟比英國本土學生(22.5%)還高出3.2個百分點,成為全球唯一在頂尖名校錄取率上反超歐洲的亞洲地區。

這組 「斷層式」 數據背後,藏著新加坡教育體系怎樣的 「通關密碼」?

三大優勢
用數據直擊眼球
反超英國本土的「雙料勝率」
新加坡學生成為牛劍在全球範圍內唯一錄取率高於本土的非歐洲生源地。
文理專業「通殺」格局
文科巔峰:牛津PPE(哲學、政治與經濟)專業,新加坡學生錄取率19.7%(中國8.2%,英國本土15.3%);
理科碾壓:劍橋工程學專業,新加坡錄取19.2%(中國8.7%,美國5.9%),計算機科學專業更是以18.3%的成功率,超出全球平均(7.6%)2.4 倍。

「低申請量高錄取」 的效率神話
新加坡申請牛劍的總人數(1066人)不足中國(4133人)的1/4,卻斬獲251個錄取名額(中國374個),單位申請效率是中國學生的2.8倍。

學術成績
精準狙擊牛劍「分數線」
牛劍對A-Level的官方要求是A*AA,但新加坡學生的成績分布堪稱「降維打擊」:
A-Level占據首榜:94.7%的錄取者三門主科可達到A*AA(中國89.2%,英國本土85.6%),科學類專業中39.3%的學生可以拿到AAA;62.2%學生可以拿到數學AAA;
IB碾壓全球:新加坡學生IB均分38.8分(全球31.98分),根據國際文憑組織(IBO)公布,新加坡學生IB成績40分以上者占比約33%(全球僅17%),遠超牛劍對IB學生38分的門檻要求。

關鍵數據對比:無短板的 「全優矩陣」
劍橋數據顯示,中國學生常因「單科偏科」(如數學A*但英語B)被拒,而新加坡學生三門主科均達A及以上的比例高達91%,比中國學生(64%)高27個百分點,比英國本土學生(82%)高9個百分點。

申請材料
83%學生攜帶「加分項」
牛劍錄取絕非「唯分數論」,新加坡學生的「軟實力」數據同樣呈現壓倒性優勢:

科研經歷「開掛」:83%的申請者提交科研論文、國際競賽等附加材料(中國39%,英國本土55%),其中41%參與過新加坡A*STAR科研項目,這類學生的牛劍錄取率高達42%(普通申請者僅18%);
競賽獎牌「收割器」:在數學、物理、化學奧賽中,新加坡學生的亞洲獎牌占比達29%,2024 年劍橋計算機專業錄取的12名新加坡學生中,9人有IOI(國際信息學奧賽)經歷,7人提交自主研發的程序代碼(中國錄取者僅2人具備同類背景)。
隱性優勢:推薦信的 「牛劍血統」
新加坡頂尖中學的推薦信堪稱「黃金通行證」:87%的申請者推薦信由劍橋/牛津校友撰寫(中國學生僅19%,英國本土62%)。

學校資源
從中學到牛劍「全鏈路」
新加坡名校將「衝刺牛劍」拆解為可量化的培養體系,每個環節都精準匹配牛劍選拔標準:

專項輔導「訓練」
萊佛士書院有建立牛劍專項輔導機制,包括學術論文寫作工坊、模擬面試等,近三年劍橋錄取率穩定在35%(英國頂尖私校平均28%);
華僑中學與劍橋三一學院合作「暑期科研計劃」,參與學生的牛劍面試通過率達71%(普通申請者僅32%)。
課程體系「定製化」
A-Level學生可選修H3高階課程(如「量子計算基礎」),直接覆蓋牛劍大一知識點;新加坡所有IB學生需完成4000字研究論文(EE)和知識理論課(TOK),2024年新加坡IB學生的TOK均分3.8分(全球2.9分),該成績與牛劍面試評分的相關度高達0.7(滿分1.0)。
新加坡學生的牛劍神話,本質是教育體系與名校選拔標準的「精準同頻」。
新加坡教育,恰恰將這條「證據鏈」打磨成了可複製的系統——這或許才是比錄取率更值得關注的「教育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