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加坡的评价长期流行着一种说法:儿童的天堂,青年的战场,老人的地狱。新加坡的养老制度一直都存在着争议,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支持者称相较于其他国家,政府已经做出了不少的工作来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新加坡小国资源少,为了保持竞争力不走“福利国”路线才是持久可发展的方向。反对者称大量老人仍然工作是新加坡“另类”的社会景观,而且做的工作都是收拾碗碟,清洁工,德士司机等脏活累活,他们的晚景凄凉。
那么新加坡政府在老年人方面做出了多少努力,有着多少项措施来照顾他们呢?政府分别从医疗、老年关怀、就业与退休、生活津贴、交通、住房、资产等方面制定了共22项计划。接下来我们就带大家一起科普一下。在新加坡的老人,千万不可错过这些信息,都是福利哦。

医疗
计划1:建国一代配套(Pioneer Generation Package)
目标人群:1949年12月31日前出生,并于1986年12月31日前取得新加坡公民身份的新加坡公民
基本内容:可以在参与社保计划(CHAS)的私人诊所和牙科诊所享有津贴。
在综合诊疗所和政府医院专科诊所求诊时,可在原有的津贴基础上,享有额外的医疗服务津贴和药物津贴。
通过特别保费津贴和保健储蓄填补,帮助建国一代支付终身健保保费
所需支付的终身健保保费将比目前低。
中度或重度残疾的建国一代,可在建国一代残疾人士援助计划下,每年获得1200元新币现金。
申请部门:中央公积金局(CPF Board)

建国一代配套卡
计划2:社保援助计划(Community Health Assist Scheme)
目标人群:家庭人均月收入小于等于1800元新币,无收入家庭则要满足住所年值在21000元新币以下(年值是指房产的租赁估值,是由新加坡国内税务局所评估的)
基本内容:在参与此计划的私人诊所或牙科诊所看诊时,享有医疗津贴。符合资格的新加坡公民将会收到一个蓝色或橙色的保健援助卡
申请部门:卫生部(MOH),护联中心(AIC)

蓝卡和橙卡
计划3:5年保健储蓄津贴(5-year Medisave Top-ups)
目标人群:1969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新加坡公民
基本内容:保健储蓄账户里将连续5年每年获得100-200元新币的津贴
申请部门:中央公积金局(CPF Board)
计划4:灵活保健储蓄计划(Flexi-Medisave Scheme)
目标人群:65岁以上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
基本内容:每年最多可以获得200元新币支付公共医院专科诊所,综合诊疗所及参与社保援助计划(CHAS)私人诊所的看诊费
申请部门:卫生部(MOH)

计划5:终身健保费津贴(MediShield Life Premium Subsidies)
目标人群:家庭人均收入少于等于2600元新币的新加坡公民,无收入家庭则要满足住所年值在21000元新币以下
基本内容:政府会根据收入不同给予中低收入家庭不同程度的终身建保费津贴
申请部门:中央公积金局(CPF Board)代卫生部处理

计划6:终身健保费补充补助(Additional MediShield Life Premium Support)
目标人群:在获得政府津贴后仍然无法支付终身健保费的新加坡公民
基本内容:政府会协助其或其直系亲属缴纳终身健保费,帮助对象的标准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申请部门:中央公积金局(CPF Board)代卫生部处理
计划7:银发族保健基金(Medifund Silver)
目标人群:65岁及以上,在获得政府津贴且使用保健储蓄与终身健保储蓄或私人保险后,自己与家人仍无法偿还医药费的新加坡公民
基本内容:获得政府银发族保健基金援助
申请部门:保健基金批准的机构
老年关怀
计划1:乐龄健保计划(ElderShield)
目标人群:年满40岁,拥有公积金保健储蓄户头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
基本内容:年满40岁就会自动受保交费,65岁后无需交保费,一旦发生重度残障每月可以获取400元新币,持续72个月
申请部门:卫生部、英杰华(Aviva)、大东方(Grand Eastern)、职总英康(NTUC Income)三家保险公司

计划2:暂时性乐龄残障援助计划(Interim Disability Assistance Programme for the Elderly)
目标人群:没有被自动纳入乐龄保健计划中的弱势和本来患有严重残疾的老人
基本内容:可以每月获得150元或250元新币的援助金(取决于他们的财务状况)长达72个月
申请部门:护联中心(AIC)及下属机构

符合上述情况三种或以上才属于严重残疾
计划3:乐龄助行基金(Seniors’ Mobility and Enabling Fund)
目标人群:60岁及以上,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等于1800元新币,无收入家庭则要满足住所年值在13000元新币以下
基本内容:年长者在购买辅助器具时,可获高达90% 津贴,从而有能力独立生活
申请部门:护联中心(AIC)及下属机构

辅助设备如轮椅
计划4:中长期护理服务药物津贴(Intermediate and Long Term Care subsidies)
目标人群:需要中长期护理服务的老年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
基本内容:根据收入不同供最高可达80%的家庭看护津贴,以及最高可达75%的养老院津贴
申请部门:任何一家公立医院,或者由卫生部资助的中长期护理服务所
就业与退休
计划1:就业入息补助计划(Workfare Income Supplement)
目标人群:35岁以上月薪不超过2000元新币,只有一个房产且房年值不超过13000新币,已婚者配偶收入不超过70000元新币的新加坡公民,
基本内容:根据年龄的不同,每名受惠者每年的薪金补助介于1500新元至3600新元间。其中40%为现金,60%为CPF contribution。
申请部门:中央公积金局(CPF Board)代人力部处理
计划2:特别就业补贴(Special Employment Credit)
目标人群:55岁以上新加坡公民
基本内容:雇用年龄在55岁及以上、月薪不超过4000元员工的雇主,可获得的补贴可高达员工薪金的3%至8%,视员工年龄而定。
申请部门:人力部(MOM)

计划3:增强CPF储蓄(Enhanced CPF Savings)
目标人群:55岁及以上新加坡公民
基本内容:从2016年起,可以从公积金的头30000元新币中获得多1%的利息
申请部门:中央公积金局(CPF Board)
生活津贴
计划1:消费税补助券(GST Voucher)
目标人群:中低收入家庭
基本内容:低收入和退休家庭可直接获得现金,59岁及以上符合条件的可获得不同金额的消费税补助券充值进保健储蓄账户

政府发钱,这个比较实惠
计划2:社区关怀长期援助计划 (ComCare Long Term Assistance)
目标人群:因生病、老龄或残障而永久失去工作能力,没有固定收入,又缺乏家人的支持和照顾的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
基本内容:资助金额视家庭状况而定,此外其子女也有部分津贴
申请部门:社会及家庭发展部(MSF)或社会服务中心(Social Services Offices)
计划3:社区关怀中短期援助计划 (ComCare Short-to-Medium Term Assistance)
目标人群:那些家中经济支柱暂时失业,或因生病或得待在家照顾小孩、年长者或其他家属而暂时无法工作的家庭。申请者家庭月入不得超过1900新币,或家庭人均收入不得超过 650新币。申请人必须是新加坡公民或符合条件的永久居民(直系亲属中至少有一人是新加坡公民)
基本内容:资助金额视家庭状况而定
申请部门:社会及家庭发展部(MSF)或社会服务中心(Social Services Offices)

热线电话
交通
计划1:乐龄公共运输优惠卡(Senior Citizen Public Transport Concession Card)
目标人群:60岁及以上新加坡公民
基本内容:公共运输服务享惠价格

乐龄公共运输优惠卡
住房
计划1:二房式灵活计划(HDB 2-Room Flexi Scheme)
目标人群:55岁及以上新加坡公民
基本内容:可购买屋契更短的二房式单位,在大屋换小屋时套取更多现金
申请部门:建屋发展局(HDB)
计划2:乐龄易计划(Enhancement for Active Seniors)
目标人群:65岁及以上新加坡公民,或60-64岁日常生活需要帮助的新加坡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