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搜狐)
大国尚且如此,小国怎么办?
在外人看来新加坡很可怜,甚至很危险:新加坡有个天然弱势就是小,人口少。

建国总理李光耀也不止一次说:我们很脆弱。
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透过电视和网络平台发表第三场“冠病后时代保障新加坡未来”系列演说。
主题就是“坚韧应对外部变局”。
张志贤指出,冠病疫情带给我国严峻的挑战,考验了国人应对危机的能力和决心。



新加坡虽然是小国,但是在疫情期间也致力于扮演重要角色。



(以上截图:gov.sg)
让自己变得重要,是“后疫情时代”新加坡重启经济的对外方式。
在《李光耀论新加坡的发展之路》这本书中说:
“新加坡没有腹地 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的腹地”
新加坡确实输不起,抱着输不起的信念一次次从危机中挺过来。
这次无论在疫情中还是在经济问题中,表现出来的都是一种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并没有自怨自艾时间。
前天晚上李显龙总理也转发张部长的讲话并且做了以下补充:

(图源:李显龙FB)
新加坡由于开放市场和全球化而蓬勃发展。我们已经习惯了将其当作理所当然,但是这种情况可能不会持续太久。近年来,各国一直在向内发展,而新冠加快了这一步。
新冠之后的世界将给我们带来许多外部挑战。但是新加坡处于与战胜挑战的有利位置。资深部长张志贤今天晚上在国家广播中谈到了我们的一些优势。
尽管我们很小,但我们使自己对世界有用。
我们还希望成为其他国家的好伙伴和邻居,并与东盟其他成员国紧密合作,一起遏制新冠的蔓延。
我们应对这种大流行的力量一直是我们的储备:不仅是财政储备,还包括专门知识和组织能力的储备。
与新冠作战是一项巨大的任务,各部门组建的机构已经完成了支持一线人员的艰巨工作。
就像我们之前从SARS中学到很多经验一样,我们正在从新冠疫情中学习经验。在每次危机中,我们都必须增强自己的能力,变得更有韧性和团结起来,并为应对下一场危机做好准备。– LHL
从李显龙总理的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新加坡的优势在于“认清自己,找到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在后疫情时代站稳。
以前新加坡的经济腾飞来自“跟全世界做生意”,但是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各国交流变少的时候,新加坡正在努力找到自己的新角色。

(图源:8视界)
加快经济转型,政府拨款给耄耋老人学习数码产品,补贴人力物力帮助小贩中心全面数码化。
而新加坡人也在适应这种变化:空姐转行当医护人员;飞行员改行修车;旅游业人员前往超市工作。

(图源:8视界)
工作无贵贱,这些普通人的故事令人动容,南洋人“怕输”、“不认输”的精神展露无遗。
新加坡人和新加坡整个国家一样,在疫情中展示了灵活和韧性。
新加坡的重启经济的强大后盾就是这样的“价值观”和多年来被证明优秀的“体制”。
政治和经济从来都是分不开的,现在世界很乱,特别是看到美国在疫情中暴露的种种问题。

(图源:Aljazeera)
反观新加坡,通过多年治国有方,使得新加坡社会有一些不可撼动的稳定基础:90%以上的个人拥屋率,种族和谐的国策。
新加坡基本实现了居者有其屋,这是非常稳定的基础。

(图源:海峡时报)
再加上已经深入人心的种族和谐,最近即使席卷全球的反种族歧视运动(伴随着骚乱)几乎没有影响到新加坡。
椰子认为这样的社会稳定基础,是新加坡重启经济的强大后盾,让新加坡不易被外部干扰。

疫情后的新加坡,是一艘小而结实的船,船上人不多,但是有能力高超的舵手和有经验的水手。
也许能比大船更快达到彼岸。 新加坡,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