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国总统之后,立即宣布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全球范围内掀起轩然大波。这意味着,美国将于2026年正式退出世卫组织。届时,美国将与列支敦士登成为全球仅有的两个未加入世卫组织的联合国成员国。
01 美国退出世卫组织负面影响较大
特朗普政府的这一决策并非毫无预兆。特朗普长期以来对世卫组织持批评态度,早在2020年其第一任期尾声,他就首次宣布启动退出世卫组织进程,不过6个月后,继任者拜登推翻了这一决定。
此次特朗普再度推进退出计划,不仅指示国务卿执行这一任务,还要求以切实可行的速度暂停向世卫组织转移任何美国政府的资金、支持或资源,召回并重新分配与世卫组织合作的美国政府人员或承包商,并寻找“可信和透明的”美国和国际合作伙伴来取代世卫组织“先前开展的必要活动”,同时停止了世卫组织成员国多年来一直在进行的疫情协议相关谈判。
自行政命令发布后,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已指示相关工作人员停止与WHO的进一步活动和沟通。美国作为WHO的最大资助者,在过去两年期预算周期提供了12.8亿美元,占所有捐款的16.3%,其资金支持和技术专长的撤出,无疑将给WHO带来巨大的冲击。
在财政方面,WHO的资金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尽管近年来WHO对筹资模式进行了改革,会员国同意逐步增加其分摊会费,到2030-2031年两年期支付其核心预算的50%,但这一改革成果在短期内难以完全抵消美国退出带来的损失。
在全球卫生事务中,WHO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国际卫生条例》要求各国通过WHO报告可能引起国际关注的疫情,成员国之间借此分享信息、样本和技术指导。
一旦美国退出,全球卫生合作的网络将出现一个巨大的缺口。美国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技术专长和丰富经验,是全球卫生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与WHO在调查和应对世界各地疫情方面的合作也将中断。
02 全球卫生格局或面临动荡与变革
当下,美国国内的禽流感爆发情况令人担忧,H5N1禽流感病毒主要感染牲畜,但已出现几例人类病例,有人担心这可能演变成下一次人类大流行。
在这种关键时刻,美国退出WHO,无疑让全球在应对潜在公共卫生危机时少了一份重要力量。此外,美国的退出还会对长期的全球卫生计划,如根除脊髓灰质炎等,造成严重的阻碍。
在国际社会,阿根廷也宣布该国将退出WHO。不过,大多数国家仍清楚地认识到加入WHO所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成本,所以不太可能有更多国家跟风退出。
WHO虽需要在可持续融资、治理和决策过程等多个领域进行改革,但近年来也在不断努力改进,如改变筹资模式,以使其工作更具可持续性和灵活性。

面对美国退出可能带来的财政缺口,WHO工作人员发起了“一美元,同一个世界”活动,期望通过10亿人每人捐出一美元来筹集10亿美元。WHO总干事谭德塞也宣布了一系列削减成本措施,包括冻结招聘和重新评估众多卫生规划的优先级,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
从长远来看,美国“单打独斗”或仅依赖其他形式的双边或多边协议,并不符合其自身的最佳利益。新冠疫情的爆发深刻地揭示了“疾病无国界”这一事实,全球卫生的相互依存性决定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尽管美国试图通过加强其全球健康或生物安全平行多边伙伴关系来弥补退出WHO的影响,但这至少在短期内会削弱WHO的权威和权力。
中国在全球卫生领域的角色也备受关注。2020年4月,美国因对新冠疫情管理的担忧暂时停止向WHO提供资金时,中国迅速承诺再提供3000万美元。
然而,中国过去对WHO的缴费一直低于核心预算的3%,且中国更倾向于双边援助,如通过“健康丝绸之路”倡议,因此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大幅增加对WHO的贡献。
在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像新加坡这样具有战略意义的小国,却可以在稳定全球卫生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新加坡除了按比例增加对WHO的贡献外,还利用自身在公共卫生、治理和生物医学研究方面的专业知识来支持WHO和该地区,积极参与外交接触,推动旨在提高WHO效率和简化其官僚机构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