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扬起对等关税的大棒,向全世界宣战,尽管新加坡与美国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尽管美国对新加坡保持着3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但新加坡依旧没有幸免,依然被强加10%关税,这对新加坡来说,难以接受的不只是关税本身,而是美国对自由贸易体系的破坏和冲击。那么我们就聊一下,为何新加坡对自由贸易是如此的依赖,以及这背后的逻辑。
首先,自然资源有限,食品和能源高度依赖进口。
据新加坡食品局(SFA)2023年的报告,新加坡超过90%的食品依赖进口,需要从187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各类食品,而新加坡本地的粮食自给率仍未达到10%,比如本地鸡蛋,只满足全国需求的31.9%,本地蔬菜就相当有限了,仅能满足3.2%。

能源方面更是如此, 新加坡严重缺乏天然能源资源,主要依赖进口天然气来满足国内需求。据世界银行数据,新加坡的能源净进口占到总能源使用量的97.68%。新加坡约95%的电力来自天然气发电,2023年新加坡天然气进口总量为 14763百万立方米,进口主要来自隔壁的马来西亚和印尼。
第二,贸易在新加坡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据世界银行数据,2022年新加坡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的336.86%,也就是说,也就是说,贸易额是GDP的三倍还要多。可能大家没有概念,像2023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为34.92%,而美国仅为27%。可看得出,新加坡对对外贸易的依存度是极度之高。

上面提到了新加坡进口,那么新加坡出口商品,都有哪些呢,主要有四类:
1、电子产品与集成电路,占出口总额的约30%,包括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和相关制造设备,新加坡也是全球重要的半导体制造和测试中心,许多跨国公司在此设有工厂。
2、石油及石化产品,占出口总额的约20%,包括精炼石油产品、石油化工原料等,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新加坡是全球第三大炼油中心,拥有先进的炼油和石化产业,工厂集中在西部的裕廊岛。
3、化学品与制药产品,占出口总额的约10%,涵盖工业化学品、药品和生物制品,新加坡这些年,正全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吸引了很多国际知名制药企业在本地投资。
4、机械与运输设备,占到了出口总额的约15%,包括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通信设备、航空航天零部件等,新加坡在高端制造和精密工程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而新加坡的主要出口市场,主要是:
中国大陆:12.4%;中国香港:11.2%;马来西亚:10.0%;美国:8.7%;欧盟:7.7%;印度尼西亚:7.2%;中国台湾:4.9%等。可以想象到,随着贸易战不断加剧,对新加坡的出口贸易,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第三,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发展自由港和转口贸易。
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要冲,是东西方贸易的必经之路,新加坡港也是全球第二大繁忙的港口,2023年,新加坡港口处理了创纪录的3901万个标准箱,超过了2021年创下的纪录,仅次于中国上海港。

另外,新加坡大量贸易是转口贸易,所谓转口贸易,即货物只是“中转”不在本地消费,正是因为自由贸易协定和自由港政策的存在,才使得这一点成为可能。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出台,对新加坡转口贸易会难以避免的冲击。
第四, 签订大量自由贸易协定。
截至2024年,新加坡共签署了27项双边与多边自由贸易协定,这就包括: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以及与美国、中国、欧盟、日本、澳洲等国的双边协定。

这些自由贸易协定,可以帮助新加坡企业享有零关税、优先市场准入和简化通关等优势。然而,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正在将自由贸易协定,变成一纸空文。
第五,服务业与跨国公司依赖开放市场。
新加坡的金融、物流、法律、教育、IT等服务业依赖国际客户与资本流动。截至2023年,约有7000家跨国公司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其中包括有5700家美国公司,开放市场和自由贸易对吸引这些公司至关重要。
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包括新加坡征收10%的“对等关税”,尽管新加坡与美国自2004年就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且美国对新加坡长期保持贸易顺差,2024年美国对新加坡的商品贸易顺差为28亿美元,而新加坡贸工部长颜金勇则表示,实际顺差约为300亿美元。

若美国加征的关税真是对等的,并且是为了针对那些对美贸易存有顺差的国家,那不应该向新加坡征收任何关税。尽管如此,美国仍向新加坡施加10%的关税,这是让新加坡不可理解和难以接受的地方。按黄循财总理的话讲,“这不是对朋友应有的行为”。
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高度依赖出口的开放型经济体,虽然10%的关税相较于其他国家,税率并不高,但仍可能对新加坡的出口表现产生不利影响。
由于额外的关税,部分企业可能考虑将生产线迁往美国,以规避关税成本。这可能导致新加坡本地的就业机会减少,增加失业风险。新加坡的主要出口产品如电子、石化和医药产品,将面临更高的进入美国市场的门槛,可能导致出口订单减少,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

此外,区域供应链的复杂性,意味着新加坡可能间接受到更大冲击,尤其是当其主要贸易伙伴如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国家也面临更高关税时,这可能导致整个区域的供应链受到干扰,从而间接影响到新加坡。
新加坡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表示,他对美国在没有具体贸易争议的情况下对新加坡征收关税感到失望,虽然根据自由贸易协定,新加坡有权采取反制措施,但政府选择不予报复,以避免进一步推高进口成本, 新加坡寻求与美国谈判解决。
可以看得出,自由贸易是新加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没有自由贸易,就没有新加坡的今天,美国的对等关税,是对全球自由贸易的巨大伤害,但新加坡作为小国,讨价还价的能力极其有限,这是在这个不确定、不安与日益动荡的世界,带给新加坡的新的挑战,也能看得到,一个小国的无奈和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