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許顧客通過多種方式付費的全國統一電子付款計劃推出至今半年,參與小販中心、咖啡店和工廠食堂的數量達到政府定下目標的約兩成。
目前,全島有10家小販中心、22間咖啡店和12個工廠食堂的500多個攤位提供統一電子付款服務。政府的目標是到了明年9月,全國有200家咖啡店、25個小販中心和20個工廠食堂推行統一電子付款計劃。
配合我國打造智慧國,新加坡企業發展局、建屋發展局、國家環境局和裕廊集團去年宣布這項計劃,委任星網電子付款公司(NETS)為總收單方。參與計劃的攤主免費獲得統一的付款終端機和「SGQR」碼。顧客只要在終端機觸卡,或掃描SGQR就可付款。

目前,全島有10家小販中心、22間咖啡店和12個工廠食堂的500多個攤位提供統一電子付款服務。(特約朱睿彬攝
系統所支持的支付平台包括NETS、萬事達卡(Mastercard)、威士(VISA)、易通卡、PayLah!、OCBC Pay Anyone,UOB Mighty、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等,共23種。
到了今年10月,系統也會支持Diners Club信用卡 、Razer Pay和EZi Wallet付費。
貿工部長陳振聲昨天走訪宏茂橋4道第628座小販中心,向攤主了解情況。中心的52個攤位中有約65%已加入計劃。
陳振聲:進度在預料之中
針對計劃推出半年達到兩成目標的表現,他受訪時指出,進展在「預料之中」。「新科技的採納過程,往往有一個階段,起步會慢一些,達到一個水平,當更多人能接受的話,就能普及化。」
攤主之前的考量是無現金交易需投入的費用。他說:「通過這項計劃,我們把收費調到最低,對小販比較有吸引力。」
根據計劃,攤主可享有較低商家貼現率(merchant discount rate),即商家根據轉帳交易額支付給付款業者的費用。商家貼現率為0.5%,比市場的2%至5%低。
陳振聲說:「系統的最大好處是,顧客可以使用不同的付款模式。攤主向我反映,年輕人比較喜歡掃描QR碼付費,年長者則會利用易通卡付費,因為他們比較習慣觸卡式的付款方式。攤主也能及時獲取收入,並查詢一天進帳的數額。未持有本地現鈔的外國旅客也能無現金付費,對攤主和顧客都是雙贏。」
企發局透露,自去年12月試行計劃至今年5月底,每個攤位的電子交易額平均每個月增加四成,交易量則平均每個月增加近三成。每項交易的平均數額是6元。約78%交易量是通過QR碼付費。
在第628座小販中心經營雞飯攤的陳志賢(57歲)說,曾遇到有顧客說忘了帶錢,表示要去提款。「我告訴顧客,可直接無現金付費,他們覺得很便利。」
另一名飲料攤主林麗萍(50歲)也反映,多數顧客仍喜歡以現金付費。「我做的都是幾毛錢的生意,也習慣收現金,有時供應商來攤位收錢,我們也得準備現款。這不是說無現金交易不好,我們做生意的,一定要跟著進步,所以決定加入計劃。執行的費用不高,這點很好。」
以PayLah!付款的顧客陳思琪(25歲)認為,計劃為顧客提供不同付費選擇,非常方便。
參與計劃的小販中心還包括麥士威熟食中心、忠忠熟食中心、茨園小販中心等。公眾可上網站www.epaysg.com查詢地點。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聯合早報 ,ID: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您的分享。新知家教育誠意推薦。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