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人口危機很嚴峻,到了2030年負增長

2018年09月18日   •   3萬次閱讀

萬事通說

新加坡形勢嚴峻的人口問題早已是老生常談,到2030年代中期,新加坡本地公民死亡人數或許會超過出生人數。如果新加坡進入人口負增長時代,政府將會如何應對?是否會放寬移民政策?到底什麼樣的移民人才是政府需要的?萬事通帶你了解這些你最關心的問題。

談到新加坡的人口政策,我們首先用數據來看一下新加坡的現在和將來究竟要面對怎樣的人口問題。

1 老齡化嚴重

聯合國的《世界人口老齡化報告》顯示,新加坡2017年末總人口有571萬人,其中85萬5000人的年齡在15歲及以下,而年齡在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竟有88萬6000人,並且預計,到2030年,本地老年人口將比年幼人口多出一倍以上;到2050年,會有將近一半的人口是老年人。雖然老齡化會導致國內生產總值的總量減少,但新加坡的老年人並不完全是政府的負擔,往往他們在新加坡乾的都是最髒、最累的活,工資也較低,但他們也是在獨立創造經濟價值。

更為嚴峻的人口問題是什麼呢?

2 出生率,死亡率極高

出於各方面的壓力,本地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近年來,新加坡維持在1.2的整體生育率於去年跌到了1.16,這個數字在世界生育率墊底。

除出生率極低外,副總理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說,新加坡人口死亡率在過去十年呈上升趨勢,居民死亡人數從2008年的1萬6200人增至去年的1萬9800人,公民死亡人數從2008年的1萬5600人增至去年的1萬9100人,按照這樣的趨勢並根據一些假設推算,公民的死亡人數可能在2030年代中期超越公民出生人數。

貝理安受訪時說,工人黨意識到我國的整體生育率下降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而他由於對人口課題缺乏研究,對公民死亡人數將超越出生人數的速度感到「有點驚訝」。

他說:「工人黨意識到整體生育率是個攸關國家存亡的課題,我們也明白要解決問題不能單靠放鬆移民政策,而是需要整個國家共同正視問題,集思廣益以提出具建設性的點子。」

但是,面對有關如何鼓勵生育的國會詢問,副總理張志賢持樂觀態度。他認為很多嬰兒潮一代的子女從2013年起開始步入25歲,那麼現在相當一部分公民處於25歲到39歲的最佳生育年齡,不久之後,年均出生人數也會有所增長。

另一方面,居民結婚人數的提高對政府來說也是一個令人鼓舞的趨勢,新婚人數從前年的2萬5927對,增加到去年的2萬6348對,比過去十年的平均2萬5000對的數據要高。張志賢樂觀地認為,結婚的人增多了,生育率在未來幾年也有希望能略微增加。他強調政府不會強迫年輕人婚育,但將繼續為住屋、學前教育、職場提供方便。

人口對經濟的影響力是巨大的。

美銀美林(BofAML)發布報告作出推算,如果新加坡每年要取得約2.5%的經濟增長,必須在2030年將人口提高到630萬至670萬。

所以,在老齡化嚴重的新加坡社會,在進入人口負增長的壓力下,經濟增長所需要的將近一百萬人口,政府近幾年是否會放寬移民政策,大量引進外來人口,由此提高生產力呢?

誰也不能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因為新加坡政府的所說與所做是矛盾的。

一方面,工部部長陳振聲指出,要確保經濟增長,新加坡必須對外來人才保持開放態度。

財政部長王瑞傑在2018年東協大會上也提到,為了取得更高的經濟增長,除了盡力培養本地人才,「也要考慮如何與全球各地的人才合作,並把合適的人才引進新加坡。未來的競爭,是對人才的競爭」。

受訪學者新加坡管理大學學生事務總監鄭寶蓮教授提出緩解勞動隊伍的建議是「大力促進社會融合和包容,把新加坡打造成吸引全球人才的好地方」;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特斯拉博士說:「引進移民是唯一確保人口保持平穩的做法。」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覺得,引進外來人才,放寬移民政策是形勢所需,且毋庸置疑的政策了?

可能只對了一半。

數據表明,另一方面,移民政策實際是收緊的。2017年,PR、公民的獲批增長和2016年相比,並沒有顯著的提高。

工作準證方面,建築和製造業的工作準證持有者人數下滑,並且,SP、EP的最低工資標準都提高了。

新加坡政府認為,接受移民不在於數量,更關注人口素質。

那麼到底需要怎樣的人才呢?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余國安認為新加坡應「積極投入新科技和商業創新,預計能提高生產力。」

鄭寶蓮教授提出的建議中有「善用科技以重組經濟,減少對人力的依賴提高生產力」。

李顯龍總理在新公民宣誓儀式上,提到想要移民新加坡,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 能夠和諧地融入社會

2. 掌握能力和技能

3. 為經濟做出貢獻

4. 把心放在正確的地方

可以看出,面對2030年中期的人口負增長壓力,新加坡將會加大對新科技和商業的投入,引進能夠和諧融入新加坡社會,掌握技能和能力,能為新加坡經濟做出貢獻的人才來提高生產力;而在對移民人口的政策上,並不會出現明顯的放寬政策。政府還將寄希望於嬰兒潮一代的子女結婚生子來提高本地新加坡公民的生育率。

通心粉們對此有什麼想法呢?歡迎猛戳「寫留言」發表建議~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8550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550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7353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4617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275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3249次閱讀
在新加坡,拿到工資後,每個月要存下這麼多錢?!
2025年05月06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