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識別信息,如指紋和面部識別數據,因其唯一性而具有極高的個人隱私價值。然而,一旦這些信息被盜用,個人幾乎無法採取有效措施來糾正。美國網絡安全公司Resecurity的營運長肖恩·洛夫蘭在接受採訪時強調,生物識別信息的泄露可能導致個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詐騙的受害者。

Check Point Software Technologies的安全工程主管阿比舍克和安信資訊安全網絡諮詢部的執行副總裁林明漢指出,犯罪分子可以利用被盜的身份證和Singpass帳戶進行身份盜竊和詐騙活動,例如開設虛假帳戶,從而讓受害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捲入犯罪活動。
林明漢建議,在向任何機構提供個人資料或生物識別信息之前,公眾應確保該機構具備嚴格的數據保護措施。公眾可以通過檢查機構是否擁有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的個人資料保護信譽標誌或新加坡網絡安全局的網絡安全信譽標誌來確認其安全性。
政府科技局提醒,Singpass帳戶包含大量個人和敏感信息,因此公眾應採取額外的安全措施,如使用雙重認證、設置複雜密碼,並定期檢查帳戶活動,以便及時發現並報告可疑行為。同時,公眾應避免與他人分享個人資料。
根據新加坡的濫用電腦法令,如果個人明知或有合理理由懷疑他人使用Singpass信息進行犯罪活動、獲取利益、造成損失,或在未採取合理措施了解對方身份和位置的情況下提供信息,將被視為犯罪。一旦定罪,可能面臨高達1萬元的罰款、最長三年的監禁,或兩者並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