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新加坡的中央公積金(CPF)制度是國家社會保障戰略的基石。 它為不同人生階段提供財務保障,旨在幫助公民和永久居民為基本需求進行儲蓄,涵蓋醫療保健、住房和退休等領域。
每個月,新加坡的公積金繳交分為僱主和雇員的繳納部分。而公積金繳款也採用了分層制度,根據年齡以及工資有不同要求。
自2025年1月1日起,新加坡將實施新的繳費基數,看看到了明年,你們到底要交多少錢?

2025 CPF最新繳費基數
1)公積金會員年齡在55歲以下:
月收入少於50新幣:不用繳交
月收入介於50新幣-500新幣之間:僱主繳交17%公積金,雇員不用繳交
月收入大於750新幣:僱主繳交17%,雇員繳交20%,總共37%
繳納公積金時,需要注意的是雇員繳交部分,會由僱主每月代為扣除,並和僱主繳交部分一併打入雇員的公積金帳戶中。(也就是超過750新幣的話,上班每個月只能拿到80%的薪水)
另外,如果雇員月收入介於500新幣到750新幣之間,公積金局將實行分級雇員繳交基數。

圖源:海峽時報
2)公積金會員年齡在55-60歲之間: 月收入超過750新幣,僱主繳交15.5%,雇員繳交17%,合計32.5%
3)公積金會員年齡在60-65歲之間:
月收入超過750新幣,僱主繳交12%,雇員繳交11.5%,合計23.5%
4)公積金會員年齡在65-70歲之間: 月收入超過750新幣,僱主繳交9%,雇員繳交7.5%,合計16.5%
5)公積金會員年齡在70歲以上: 月收入超過750新幣,僱主繳交7.5%,雇員繳交5%,合計12.5%

圖源:CPF
可以看到,在人還年輕的時候,自己繳交的比例會比僱主交的更高,而年紀越大則反過來了。
這種結構化的公積金繳付基數,讓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可以積累儲蓄,以滿足當下及未來的醫療保健、住房和退休需求。

不過,以上這個基數並不適用於剛剛拿到PR的人群。在他們獲取PR前兩年,公積金強制繳交基數會相對更低一些。
比如,剛獲得PR第一年的人,不管收入如何,雇員都無需為自己繳費,只有僱主需要。根據PR年齡的不同,60歲及以下PR,每月只需繳納4%公積金。而60-65歲的PR則只需要3.5%。
具體可看下圖:

至於第二年PR,雇員開始需要自行為CPF做貢獻了,僱主需繳納的份額則不變甚至更低。具體可以參照下圖。

不過,在得到僱主同意的情況下,即使是剛剛拿到PR的人,也可以協商以正常比例(非上文中的低比例)繳納CPF。這需要額外申請。
但不管怎麼說,每個月大家在拿到薪水後,都要去查一下公司有沒有按照要求給自己交CPF哦~
要是被沒有遵守公積金法令的僱主,初犯者將面對最高5000新幣罰款或監禁六個月,或兩者兼施;重犯者則面對最高一萬新幣罰款或監禁12個月,或兩者兼施。

圖源:CNA
新加坡CPF的薪金頂限是什麼?
除了繳交比例外,有時候有人可能會發現,自己薪水明明很高,但好像每個月繳納的公積金其實沒有那麼多?
那是因為,新加坡為公積金實施了薪金上限(Ordinary Wage Ceiling)。這個上限明年也將提高到每月7400新幣,並在2026年漲到8000新。

這個薪金上限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它意味著一個人的月工資中有多少會參與CPF繳款。
以今年為例,薪金上限是6800新幣,那就是說,不管這人的薪水有多高,哪怕上萬新幣,也只有這意味著前6800新幣會被計算並強制繳款(僱主和雇員部分)。
如果你想多存點吃利息的話,可以自行充值,當局不做強制要求。

圖源:東方日報
新加坡CPF其他變動
日前,新加坡公積金局發表文告,宣布了一系列更多有關CPF的調整。
1)CPF三大戶頭利率全面下降
明年第一季度,公積金特別戶頭、保健儲蓄戶頭,以及退休戶頭的利率將下調至4%,比今年第四季的4.14%減少0.14個百分點。
4%的利率是保底利率,為了讓退休儲蓄不至於太少,當局同時推出這兩個新規定:
①55歲以下會員的首6萬新儲蓄(最多2萬新來自普通戶頭),將獲得額外一個百分點的利率
②55歲及以上會員首3萬新儲蓄(最多2萬新來自普通戶頭)可獲得額外兩個百分點的利率,之後的3萬新儲蓄享有額外一個百分點的利率

2)基本保健存款頂限提高
65歲以下公積金會員的基本保健存款(Basic Healthcare Sum,其實就是Medisave戶頭的存款頂限),2025年將漲4000新幣,至7萬5500新。
保健儲蓄的存款可用於會員的個人用途,也可用於支付家屬的醫療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