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大家都準備熱熱鬧鬧的過個年,但最近幾個品牌對於「新年」的稱呼,引髮網友的強烈反應!
到底是LNY還是CNY?網友們吵起來了
1月23日,霸王茶姬在Instagram頁面貼文送出新春祝福時,寫的是「Lunar New Year」。

而在霸王茶姬新加坡帳號在中文社交平台上的新春祝福是「Chinese New Year」。

圖源:小紅書
這個行為引來中國網友留言抨擊和抵制,網友認為,作為中國茶飲品牌,霸王茶姬竟然沒有注意到中國文化和國際認知的差異,令人難以接受。在不同社交平台的說法不同也實屬「兩面派」!
霸王茶姬隨後在1月24日晚發布道歉聲明,稱全球媒介團隊由來自十多個國家的夥伴共同組成,對海外團隊的翻譯說法表示道歉。

圖源:公眾號
經「新加坡眼」查詢,目前,霸王茶姬已將這條Instagram帖文被修改成了「Chinese New Year」。

圖源:IG
米老鼠穿韓服過LNY
1月18日,美國洛杉磯迪士尼在Instagram上宣布將舉辦農曆新年慶祝活動,並發布了一段慶祝視頻。視頻中,米奇米妮穿上了韓國傳統的韓服,且用越南語、韓語和中文等多種語言向遊客送上「Happy Lunar New Year」的祝福。

迪士尼樂園/Instagram 截圖
而且,慶祝活動期間,遊客可以與迪士尼人物一起慶祝農曆新年,品嘗美食,參加受中國、韓國和越南文化啟發的活動。其中一項體驗是與穿著「韓國風格文化服裝」的米奇和米妮見面。

圖源:迪士尼樂園官網
這一做法迅速引發了軒然大波,各國網友下場發表看法。
有網友指出,這是「文化挪用」!迪士尼將慶祝活動稱為「Lunar New Year」而不是「Chinese New Year」是錯誤的。

許多網友覺得,迪士尼應該尊重農曆新年的節日起源。在他們看來,迪士尼的行為是對中國文化的不尊重,甚至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竊取」。



但是,也有網友持不同意見。他們認為,不是只有中國才過春節,許多東亞和東南亞文化也慶祝這個節日,迪士尼的做法無可厚非。



新加坡的春節大戰多元國家的文化爭議
很多網友好奇,新加坡作為一個華人濃度高的多元國家,新加坡人究竟是用哪個稱呼?
前兩年新加坡知名大學NTU——南洋理工大學,曾爆發學生和學校就農曆新年稱呼的爭執引發熱議。

NTU學生事務辦公室要求所有學生組織使用「陰曆/農曆新年」(Lunar New Year)這一英文譯名。然而,NTU一個新春嘉年華活動展板上的「陰曆/農曆」(Lunar)字眼被人劃掉,改成了「華人」(Chinese)。
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在臉書發文慶賀新年時,曾用「Chinese New Year」這種稱呼方式。
但是這並不意味,新加坡通用「Chinese New Year」。

在新加坡中文界一直使用「農曆新年」,從未用過「華人新年」,畢竟,自己是華人,把自己的新年稱為「華人新年」,就像把其他華人傳統節日稱為「華人元宵節」 「華人清明節」 「華人端午節」 「華人中秋節」一樣,多此一舉,畫蛇添足。
但是,在英文界就有不同情況,新加坡英文界至少在二三十年前就有人開始倡議,由於農曆正月初一初二不僅華人慶祝,其他民族如日本、韓國、越南等等也慶祝,因此,建議改名為「農曆新年」。雖然這個倡議有不少人支持,但是,恐怕有更多人認為不必多此一舉,因此,並未得到重視,至少,官方至今仍保持英文使用「Chinese New Year」的習慣。
不過,在一些人員的國籍分布比較多元化的企業和單位,有許多慶祝農曆新年的並不僅僅是華人,因此,為了照顧這些外國人的民族感情,倒是有不少是選擇使用「Lunar New Year」的,南洋理工大學就是一個。
簡單說,在新加坡,通行做法就是英文稱之為「Chinese New Year 華人新年」,而中文則稱為「陰曆/農曆新年」或「春節」;英文雖也有稱為「Lunar New Year」的,近年來是有所增多,但仍屬於非主流,中文稱為「華人新年」的則幾乎沒見過。
對此,各位讀者有什麼看法呢?
HQ丨編輯
HQ丨編審
IG、小紅書丨來源
IG、小紅書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