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的就業機會
還是很有保障的
首先,外國人的就業機會或許並沒有那麼不堪。不久前,人力部長陳詩龍醫生在國會上透露了一個數據:
新加坡去年總就業人口增加8萬8400人,其中超過九成或8萬3500人是非居民雇員,居民就業人口僅增加4900人。
新增雇員90%都是外國人。這也說明,新加坡創造了足夠機會給外國人。他們並沒有因為政府保本地人飯碗而大批失去工作。

圖源:日經新聞
外國人和本地居民
一起享有同樣的稅率
新加坡的稅率在全球範圍都算低的,這也是新加坡的核心優勢之一。 只要在一個自然年內,在新加坡居住了183天以上,外國人也會被視為是新加坡的「稅務居民」,和本地居民按同一種個人所得稅稅率計稅。

新加坡漸進式個稅徵收比例其實不算很高,圖源:IRAS
新加坡人和外國人犯法
獲得的處罰是一樣的
新加坡的法律無情,並不會因為你是本國人,或者是外國人就有什麼區別。該罰款罰款,該坐牢坐牢,該鞭刑就鞭刑。
這種嚴明的、不因身份而有任何動搖的法律,創造了一個安全、守序的新加坡、這或許也是新加坡能夠吸引外國人的一大原因。

不管是誰,當垃圾蟲都要乖乖上街做社區服務,圖源:東方日報
外國人的生活體驗
其實和本國人區別不大
在新加坡,外國人幾乎不會因為身份原因,而遭到某種莫名的歧視。
在新加坡,哪怕你是政府的頭頭,也得和大家一起排隊買雞翅。

圖片來自網絡
去植物園聽音樂會,可能你身邊坐著的就是新加坡總理。他不會因為你是外國人而遠離你。

圖源:FB@Victoria Li
大選期間,他會在選區發傳單,同樣也是過路人都有份。雖然理論上他的服務對象只有選民,但如果你是外國人也想要一份,他也不會甩臉走人。

圖源:早報
新加坡本國人,其實享有的只是優勢,而不是完全處處凌駕於外國人之上的「特權」。
對於新加坡來說,外國人的到來是絕對對國家和人民有益的,政府需要做的是將他們創造的這些好處,落實到本國人民的民生上。
新加坡的薪水高,外國人也能來到這裡能夠賺更多錢。這本身就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但親疏有別,本國人必須要有一定的福利優待,這不僅是政府對他們的一種責任,同時也是吸引更多外國人入籍的一種手段。
椰友們,你們認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