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平台數據顯示,2023年中秋國慶假期出境游產品預訂量同比增長超過20倍。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成為出境游熱門目的地,憑藉良好的氣候環境、「花園城市」的美名,新加坡也受到不少中國遊客的青睞。
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下,新加坡擁有多種多樣的建築、美食、語言等,湧現出眾多知名企業/品牌,例如新加坡航空、虎牌啤酒(Tiger)、豐益國際、佳通輪胎、美珍香、虎標等等。
楊協成(Yeo Hiap Seng,YEO』S)也是其中的佼佼者。這是新加坡業績最顯著的飲食集團之一,有著100多年歷史,在中國、馬來西亞、泰國、美國、澳洲等地設有分公司,銷售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生產的食品及飲料多達千種,包括豆奶系列、植物飲料系列(馬蹄爽、蘆薈爽、甘蔗水、荔枝水、薏米水等)、茶飲料系列(檸檬茶、枸杞菊花茶)等。

楊協成的前身是一家製作醬油的小作坊。創始人楊景連(又名楊仁溜)生於1864年,福建晉江人,自幼喪母,由姐姐拉扯長大。只讀過四年私塾,15歲時隨父親到漳州謀生,在一個醬園當學徒。他為人忠厚老實、幹活麻利,深得老闆喜愛,四年後便被提拔為掌柜。
1900年,楊景連決定自己單幹,用22年的積蓄40塊錢作為資本,買下一家名為「黃協成」的醬油作坊,並改名「楊協成」。在生意蒸蒸日上的同時,媳婦一連生下5個兒子(「天」字輩——楊天恩、楊天賜、楊天求、楊天成、楊天華),可謂家庭事業雙豐收。
上世紀30年代中期,71歲的楊景連把醬油廠的重擔交給年僅22歲的長子楊天恩。後者一方面不斷改進位作技術和質量,增加經營品種;另一方面決定南下新加坡發展,逐漸成為當地家喻戶曉的品牌。
進入50年代,楊協成開始多元化發展,首次推出醬油以外的產品——罐頭;涉足飲料行業,推出瓶裝豆奶、菊花茶,並成為世界上第一家使用利樂無菌磚包裝生產非碳酸飲料的公司。與此同時,公司版圖拓展至馬來西亞、中國香港等地。
60年代末在新加坡及吉隆坡掛牌上市後,公司規模得以進一步擴大,在飲料及罐頭食品市場中獨占鰲頭。憑藉自身過硬的實力,楊協成還獲得百事公司的授權,在亞洲生產百事可樂、七喜、美年達、Mug Root Beer啤酒等。

1985年,楊天恩逝世,三兒子楊至耀成為楊協成董事主席兼總裁。在他的帶領下,品牌進入全盛時期,不僅開拓了北美市場(開拓非華人市場),還回到中國大陸(1991年),成為中國改開後最早進入內地的外資企業之一,陸續在廣州、上海、佛山投資建廠。
遺憾的是,由於楊協成採取多數形式的集體決策方式,隨著楊氏家族成員越來越多,大家在投資決策與管理理念方面不斷地出現分歧,給決策和執行帶來了諸多困難,阻礙企業進一步發展。
1994年,新加坡遠東機構和香港信和集團創始人黃廷方(又名黃廷芳,祖籍福建莆田)通過逐步收購股權,成為最大股東。一個歷經94年的知名華人家族企業最終落入外人之手,不免令人唏噓。幸運的是,「楊協成」品牌保留了下來,並不斷發展壯大。
接手的黃氏家族,曾連續十餘年蟬聯新加坡首富寶座,根據《福布斯2023新加坡富豪榜》顯示,黃廷方的兒子黃志祥與黃志達兄弟以14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80億元)的財富位居次席。旗下的遠東機構是新加坡第一大私人房地產發展商,業務涉及住宅、酒店、零售、商業、工業以及食品與飲料行業等。

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對於天然、有機、綠色、健康的飲料需求增加,植物飲料的市場銷量不斷上漲。楊協成積極布局,連續兩屆參加進博會,強化中國受眾對品牌新加坡屬性的認識,向更多的中國觀眾分享新加坡產品優質且可靠的品牌形象。這個百年老字號未來還會有什麼新動作,我們且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