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在阿聯杜拜舉行的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設立新加坡展館。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銀幕中)在星期四的展館開幕儀式上,通過預錄視頻致辭。(COP28新加坡展館提供)
新加坡沒有天然資源,也沒有遼闊土地,這個小國不僅在過去數十年奮力開拓水源,近年來也側重發展再生能源。我國在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設立展館,在國際舞台上講述小紅點的故事。
為期兩周的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星期四(11月30日)在阿聯杜拜拉開序幕,我國在會場所設的新加坡展館也於同日開幕。這是我國繼去年後,第二次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設國家展館,約有100家企業、學術、國際和非政府機構參展,規模與去年相近。
參與大會的機構代表通過小組討論、對話和發表報告等方式,每天探討不同課題,包括綠色和轉型融資、能源和去碳,以及水資源和交通等。他們也會在館內與合作方簽署合作備忘錄,以及為新項目舉行推介儀式等。
傅海燕:展館不僅是個實體空間 也代表我國對氣候行動承諾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通過預錄視頻為新加坡館開幕致辭時說:「對我們來說,新加坡館不僅是一個實體空間,也代表了我們對氣候行動的承諾。這讓由公共、私營和民間領域組成的新加坡團隊,能夠展示我們如何共同應對這一代人所面對的危機。」
在杜拜出席開幕式的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長孟文能也說,新加坡完全有能力為全球氣候行動作出貢獻,包括在推動脫碳、動員資金,以及建立城市氣候韌性方面作出努力。
新加坡館今年也與管理諮詢公司貝恩公司,以及亞馬遜網絡服務合作,首辦氣候領導人會議(Climate Leaders』 Assembly)。星期四舉行的會議邀請了約150名來自金融、投資、科技、主權財富基金等領域的最高決策者出席,討論聚焦如何推進全球尤其是亞洲邁向凈零排放。
新加坡水協會副會長、義科環保(Ecosoftt)聯合創辦人兼總裁林文忠,將在新加坡館的其中一場小組討論上,與公用事業局和其他機構代表,談論政府如何協助私人業者把創新方案帶到國際。
成立於2012年的義科環保主攻污水和工業用水再循環,讓酒店、食品、製藥和製造業者等,減少對公共水供的依賴。公司也協助印度、越南,以及印度尼西亞等偏鄉地區的村民,開闢乾淨水源和建造廁所。
林文忠:向外界展示我國能創新改良 提出符合不同國家需求方案
林文忠啟程前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是一個很好的平台,可以讓外界看到新加坡提出的點子和解決方案不只適用於本地,我們也有能力不斷創新,改良這些方案,讓它們符合不同國家的需求,而非生搬硬套。」
新加坡可持續能源協會副主席、太陽能公司Energetix聯合創辦人兼董事經理英格林(Christophe Inglin)則會參與東協能源轉型的小組討論。
他認為,新加坡是一個很特別的個案,因為它是一個城市國家,因此可以向其他國家展示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僅有的空間,包括在屋頂和水面上,以及像裕廊集團那樣在暫時不需要用到的土地上鋪設太陽能板。
他也以電動車為例說,新加坡獨特的擁車證制度讓我們能在10年內快速汰換掉內燃式引擎車輛,這意味著外界可以參考新加坡如何打造電動車所需的基礎設施。
來源: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