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幣對馬幣匯率突破3.50大關,這消息聽起來對很多在新加坡打工的朋友們應該是個大利好吧?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有些人可不這麼想!
有些網民就在匯率上漲後,分享了一些小故事。與一位學生聊天,聊到了新幣漲的事。以為在獅城打拚的她,聽到這個消息應該會樂開花才對。
但回答出乎意料:「新幣漲價了,但並不能讓我開心。如果我因為這個就滿足了,那我當初也不會決定來這裡學習了。」
她說:她不再像以前那樣,因為匯率的漲跌感到快樂或失落。因為無論匯率怎麼變,她還是在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每天長時間的勞力讓她感到害怕。六年的時間,她在新加坡的生活除了收入是家鄉的三倍外,她覺得自己並沒有得到什麼。
她的心裡,始終有個聲音在問:這一切值得嗎?她為了給家裡更好的生活,選擇離家千里來到新加坡工作,原本打算賺夠了錢就回馬來西亞發展,但現實總是殘酷的,她發現自己越來越難以割捨三倍收入,回去只有一倍的收入讓她感到焦慮。
儘管回去的收入「夠用」,但始終不願意放棄「新幣」。因為「新幣」已經在我的comfort zone里了。
即使賺得多,她也感到不快樂的原因有三:
1️⃣ 賺的多,花的也多,和在家打工沒兩樣;
2️⃣ 打工收入畢竟有天花板;
3️⃣ 不想一輩子只為了錢而活,直到老去或離世。
可能每個離家出走的打工者,最初都懷揣著夢想,希望在鄰國大展拳腳,賺個盆滿缽滿再回家。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累積起來的comfort zone,現實的壓力、責任、債務、家庭。他們發現自己越來越依賴新加坡的收入,越來越難以離開。
很多人都是這樣!如果沒有發生一件「大事」,可能永遠都不會走了吧!
看似匯率上漲,是件值得開心的事,但每個人的故事都不簡單,幸福和快樂,從來不是只看數字就能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