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之一,也是新加坡的重要貿易夥伴。為了抓住中國經濟發展的機遇,新加坡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到中國參加各種商業博覽會,展示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尋找合作夥伴和客戶,同時,新加坡和中國即將落實的30天互惠免簽安排,也將為兩國的商業往來提供更多的便利和靈活性。

圖源: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截圖
01 本地咖啡公司打入中國電商平台
咖啡是許多人每天必不可少的飲品,也是一種具有文化和情感的產品。新加坡本地的金源源咖啡公司,就是一家專注於生產和銷售高品質咖啡的企業。該公司的創辦人孫利順,是一位對咖啡充滿熱情的年輕人,他從小就喜歡喝咖啡,後來更是在新加坡和澳洲學習了咖啡的種植、加工和沖泡的技術和知識,他希望能夠把新加坡的咖啡文化和品牌帶到全世界,特別是中國。

圖源: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截圖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孫利順決定將自己的咖啡產品放上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平台淘寶,打入中國市場。他表示,這樣做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中國的咖啡市場非常龐大和潛力無限,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二是新加坡的物價、人力和租金等成本不斷上漲,導致本地的咖啡生意越來越難做,因此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和競爭優勢。
孫利順說:「我們的新加坡的市場是稍微的小一點,所以我們需要出去外國找更多的機會跟能夠把我們的產品帶出國。」
他認為,新加坡的咖啡具有獨特的風味和品質,能夠吸引中國的消費者,他的咖啡產品都是用新鮮的咖啡豆磨好再包裝,貼上「新加坡製造」的標籤,突出其原產地和品牌形象。他還計劃在淘寶上開設直播間,與中國的網友互動,介紹咖啡的知識和故事,提高咖啡的認知度和喜愛度。
為了更好地進入中國市場,孫利順也參加了一些在中國舉辦的商業博覽會,如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和中國國際咖啡展覽會。他表示,這些博覽會讓他有機會與中國的咖啡行業的人士和機構進行交流和合作,了解中國的咖啡市場的需求和趨勢,尋找合適的物流合作夥伴,以及展示自己的咖啡產品和品牌。
新加坡和中國即將落實的30天互惠免簽安排,將讓他在博覽會結束後,更容易留在中國,與潛在的合作夥伴和客戶進行深入的商討和溝通,促成更多的交易和合作。
02 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帶領企業參加中國博覽會
除了個別的企業,新加坡的工商聯合總會也一直在積極地帶領本地的企業參加中國的各種商業博覽會,為他們提供平台和機會,展示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尋找合作夥伴和客戶。工商聯合總會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本地企業有意擴展中國市場,去年報名參加博覽會的企業同往年相比增加了大約三成,這些企業來自不同的行業和領域,如餐飲、消費、服務、數碼和綠色發展等。
工商聯合總會國際商務部執行總監紀華勝說:「通過參加相關博覽會,企業其實更有機會同可能已經認識或還不認識的企業互動,也接觸包括來自中國其他省份的企業人員和地方政府官員。」
他認為,這些博覽會不僅可以讓本地企業展示自己的優勢和創新,也可以讓他們了解中國的市場需求和政策環境,尋找合作的契機和空間。新加坡和中國即將落實的30天互惠免簽安排,也將為兩國的商業往來提供更多的便利和靈活性,讓新加坡企業可以更頻繁和更長時間地到中國進行商務活動,加強兩國的經貿聯繫和友好關係。
工商聯合總會舉例說,去年,他們帶領了一批本地的餐飲企業參加了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其中一家名為「新加坡美食」的企業,就在博覽會上與中國的一家連鎖餐飲企業達成了合作協議,將在中國開設多家「新加坡美食」的分店,推廣新加坡的美食文化和特色。
另外,工商聯合總會也帶領了一批本地的數碼和綠色發展企業參加了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和中國國際綠色發展博覽會,其中一家名為「新加坡智能城市」的企業,在博覽會上與中國的一家智能城市解決方案提供商簽署了合作協議,將在中國的一些城市提供智能交通、智能安防和智能環保等服務,促進中國的城市建設和可持續發展。

圖源: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
新加坡本地企業進軍中國市場,是一種積極的商業策略,也是一種必要的市場拓展。中國的市場規模和潛力,為新加坡本地企業提供了無限的機會和挑戰。新加坡企業需要不斷地創新和改進,以適應中國的市場需求和消費習慣,同時也要充分利用各種商業博覽會和平台,展示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尋找合作夥伴和客戶。
希望通過這些信息,能夠為新加坡本地企業提供一些參考和啟發,幫助他們更好地開拓中國市場,實現自己的商業目標和願景,我們也期待看到更多的中國企業能夠在新加坡市場取得成功和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