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男子到新加坡全國眼科中心,申訴塑料袋竟收費1角錢。全國眼科中心表示:為了鼓勵環保。
公眾周先生(73歲,退休)向新加坡《新明日報》透露,自己因眼睛不舒服曾去看醫生,近期要複診時被告知須延遲到今年6月,所以早前配置的眼藥水將不夠用。
因此他周一(13日)下午4時許前往盛港綜合醫院內的新加坡全國眼科中心診所(SNEC Eye Clinic @SKH)索取更多眼藥水,卻被櫃檯人員告知,下次來複診時,必須帶自己的袋子來,要不然就會被收取一角。
「我當時拿了三罐眼藥水,聽到櫃檯人員這麼說的時候很驚訝。這裡大多數都是老人家來看病,有些甚至可能有經濟困難。雖然一角不是很多,但畢竟還是錢。」
他說,自己能理解超市或商場店家提供塑料袋要收費的做法,畢竟這些地方會被索取不少塑料袋,收費能降低塑料袋用量,會更環保。
他認為,醫院這麼做不太合理,而且裝藥物的塑料袋才小小一個;加上年長者可能有時會忘記帶自己的袋子,然後又要還錢拿袋子,無疑是平添麻煩和開銷。
公眾看法不一,有人認為可環保,有人認為不應該。
學生龐小姐(24歲)受訪說,塑料袋需要收錢是因為要環保,長久下來對塑料袋的需求就會有所下降。
「我們都需要保護環境和地球,我覺得應該養成帶自己袋子的習慣。雖然所採取的措施可能帶來不好的影響,也明白剛開始時有些人會不習慣。」
但公眾陳女士(42歲,經理)則認為,為公眾服務的機構如醫院等,不應該為塑料袋而收錢。
「醫院給予人們公共醫療保健的概念。若是超市我能理解,畢竟是私有化。現在很多醫院都在收塑料袋的錢,如國大醫院。」
她指雖然一角並不是很多錢,但對於那些經濟有困難的病人和年長者來說,多少還是會受到影響。

周先生指在診所用來裝藥物的塑料袋不大,他無法接受索塑料袋會被收費一角。(讀者提供)
新保集團營運總裁(環境可持續發展)陳大傑回復新加坡《新明日報》詢問時說,他們高度重視可持續實踐,且致力於為國家和全球環境可持續性努力做出貢獻。而減少對一次性塑料依賴的舉措,是新保集團努力確保可持續發展的一部分。
「我們零售藥房已開始為塑料袋收1角,自從措施實施以後,我們已減少80%塑料袋的用量。我們正在探索其他領域,在可行的情況下減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
國家環境局規定,從2023年7月3日起,所有年營業額超過1億元的實體超市連鎖集團,必須為一次用塑料袋收費,每個至少5分錢。其中包括升菘、職總平價、巨人、冷藏和百美超市。
根據環境局官方網站,按塑料袋數量收費較公平,更有效。塑料袋拿的少,付的錢就更少。另外一方面,按交易收費可能會無意中鼓勵過度消費,因為購物者可能會攜帶比他們需要的更多的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