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18日綜合電)美國哈佛大學一項研究報告,讚揚新加坡檢測新冠病毒(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的能力。
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研究院14日發布的研究報告說,新加坡能夠在2月4日驗出18個病例,說明它具備了「接近完美的黃金水準」的檢測能力。
報告估計,如果其他國家也具備同樣的能力,全球可檢測到的輸入型病例將是目前的2.8倍。

報告指出,新加坡監測疾病和追蹤接觸者的能力向來很強,而全球檢測輸入型病例的能力還不到新加坡的40%,這可能構成病毒持續傳播的潛在風險。
這是哈佛研究員對全球191個地方(不包括中國、香港、台灣、澳門)進行研究後得出的結論。
不過,報告也指出,新加坡的檢測能力不是「100%有效的」。報告說,新加坡在2月12日有8個病例跟中國沒有關聯,也跟其他已知病例沒有關聯,這說明有輸入性病例沒有被查出。根據估算,在每一個被驗出的新加坡病例當中,有1.8個沒有被偵測到。
報告也說,跟其他國家一樣,新加坡的檢測病例的方式主要依賴病患的症狀和出入境信息,因此一些無症狀個案可能無法被偵測到。
這意味著冠狀病例的數目可能比之前預測的多,沒有被檢驗出的病例可能出現在世界任何地方,這些病例可能構成落地新生感染的潛在威脅,進入一個全球瘟疫的初步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