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生活的人,對本地超市慷慨相贈的購物塑料袋都印象深刻。消費者從超市滿載而歸的畫面離不開手裡拎著數不清的塑料袋。
無論是人工收銀,還是自動付款,很多消費者早已經習慣分類裝袋。果蔬、日用品、生鮮、冷凍食品,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都要分開放進不同的塑料袋裡,有的人擔心一個塑料袋不夠結實,還會專門加套一個塑料袋。
作為以環境整潔聞名於世的花園國家,新加坡怎麼在限塑方面,反而變得步伐緩慢了呢?不過,這種塑料袋不限量的超市習慣,即將發生變化了。

新加坡職總(NTUC)即將從本月16日起,開展為期一個月的「無塑試驗」計劃,旨在了解超市消費者購物行為。NTUC旗下七家超市將率先實行塑料袋付費。
消費者如在購物時使用超市塑料袋,將支付額外費用。大型平價超市每隻塑料袋0.20新元,便利店每隻塑料袋0.10新元。塑料袋收費將用於慈善。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營銷分析與決策碩士課程學術主任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這項舉措釋放出一種信號,現在塑料污染已經達到很嚴重的地步,我們必須每個人都要做出行動了。
教授簡介
楚軍紅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市場營銷系 副教授
營銷分析與決策碩士課程學術主任
研究領域:管理渠道、電子商務、網絡效應、零售競爭等

「任何東西只要已收費,就可以降低使用量,所以這可能會影響消費者的購物行為,尤其是買東西少的時候,大家就會自己帶購物袋。這同時也會促進其他商場超市來仿效。」楚軍紅說。
對於限塑的問題,具有環保意識的新加坡市民其實還有不同看法。參與調查的市民,接近七成認為應該加強公共教育,來降低塑料袋使用數量,而約兩成的人認為應該通過額外收費的方式,來達到限制塑料袋過度使用的效果,還有一成民眾認為,塑料袋應該被全面禁止。
未來一個月,通過收費來限塑的做法,到底會在獅城引發什麼樣的效果呢,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