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於西部的裕廊東Jem購物中心又開始恢復人氣。(海峽時報)
作者 程英生
幾個月來壞消息連連,難得一則利好消息,相信的人卻不多。
有個叫「深度認知」的英國智庫,弄了個全球排名,列出冠病疫情下最安全的國家和地區。
最新一輪的排名最近出爐,新加坡被評為全球第四安全,只輸給瑞士、德國和以色列。

(聯合早報)
這是好消息,我們各大媒體盡了天職給予報道,而且只是如實報道,沒添加什麼評論。
雖然這是好消息,但的確令人感到意外。這裡的媒體人小心,不肯定的東西少說為妙。
親近體制的網站和網紅在發消息的時候,讓數字自己說話,也沒有半句誰厲害誰不厲害的話。
民間政論家就沒那麼客氣了。很多在網上留言,有些說「看看就好,不要太認真」,有些直說不敢相信。
一般民眾的直覺是:比我們做得更好的,不是還有紐西蘭、澳洲、台灣、香港,韓國嗎?至少人家的病例比我們少,何以見得我們比他們強?

成功控制冠病的紐西蘭,人們的生活正在逐漸恢復正常。(路透社)
新加坡人雖然看重國際排名,也很喜歡排在前頭,但是那一點道德底線還是有的。不是真的很厲害的時候,我們還是不敢假厲害的。
眼見這麼多人不信,一位經常替領導伸張正義的網紅說,這個國際排名根據的不僅是病例數目,而是多種情況:隔離效率、防控與檢測能力、衛生應急準備,經濟復甦能力和緊急應對能力。
我們得了第四名,取分的是我們應急應對的能力,一言蔽之,就是「堅韌」。這個詞剛好是我們領導的最愛,說了千遍還沒厭倦;另一個最愛是「團結」。這是後話。
究竟新加坡的防疫控疫做得好嗎?
相信很多國人會說,不算一團糟,但左看右看都不像是世界模範。
一些反對黨和政論家已經開始向政府「問責」,政府的回應是:檢討一定會檢討,只是還不是時候,現在應該把時間和精力集中在抗疫。

新加坡在6月2日進入病毒阻斷期解除後的第一階段,大部分零售業都允許營業。(海峽時報)
專家都說抗疫將是場持久戰,可能要打上一兩年。
由此來看,現在只打完上半場,還不到宣布成績的時候。
然而,大選到來時,不論執政黨喜不喜歡,政府的抗疫成績必將是競選一大課題,必定是反對黨重頭出擊的炮彈。
說不定到了那時,英國智庫的這份排名報告會重獲新生,成了競選各方攻守戰里的一份材料:這邊廂稱之為客觀的觀察,帶出新加坡「堅韌」的一面,另一邊廂則會說報告不接地氣,只是在擺弄一些似是而非、不很堅韌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