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8月26日,翁山蘇姬在仰光大金塔前的廣場上,發表了她的第一次演講。她的口才極好,一個月後聯合幾位支持她的軍官,成立了緬甸全國民主聯盟(NLD)。
1989年4月,翁山蘇姬來到緬甸德努漂,在這裡爭取民眾,以非暴力抗爭。
1989年7月20日,翁山蘇姬被軍政府軟禁,許多NLD核心成員也被抓捕。

(圖源:新浪圖片新聞)
翁山蘇姬在1989年至2010年之間被軟禁了近15年。
在這期間她的英國丈夫邁克·阿里斯不幸患癌,翁山蘇姬無法離開緬甸,她擔心一旦離開再也無法入境。
她穿上丈夫最喜愛的服飾,在頭上扎了一朵玫瑰花,在緬甸的英國大使館給丈夫錄製了一段告別視頻。
她說,阿里斯對她的愛是她堅持下去的動力。

但是當視頻送到牛津的時候,丈夫已經與世長辭。
1991年,她在仍處於軟禁中的同時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並被譽為「無力者權力的傑出典範」。

在2015年11月,翁山蘇姬帶領全國民主聯盟(NLD)在緬甸25年以來首次公開競爭的選舉中以壓倒性優勢獲勝。
然而,緬甸憲法禁止她當總統,因為她有外籍子女。
75歲的翁山蘇姬雖然只是執政黨領導人,但被廣泛視為事實上的最高國家領導人。

翁山蘇姬曾表示 緬甸要在20年內趕上新加坡
2016年11月30日翁山蘇姬訪問新加坡,為期三天。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舉行接待晚宴,送給翁山蘇姬一幅照片。
照片上是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與翁山蘇姬母親朵欽季的合照。
原來1965年5月,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曾在仰光轉機,時任緬甸駐印度大使的朵欽季(翁山蘇姬母親),前往機場與李光耀會晤。
李顯龍2016年贈予翁山蘇姬這張照片,代表新緬兩國民眾、國家之間領導人長期以來,友誼和夥伴關係的見證。
自從昂山上任以來,和新加坡都走得比較近。
2016年,翁山蘇姬來訪,除了與李顯龍等新加坡領導會晤,她還留下了一段名人名言。
「在新加坡剛剛獨立時,當時的總理李光耀說,新加坡將在20年後趕上緬甸。現在,我想我們換著說:在20年後,緬甸將會趕上新加坡,而你們會幫助我們這樣做,因為該地區一部分的成功意味著整個地區的成功。」

(圖源:南洋視界)
她當時在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IE)舉辦的全球對話論壇上,希望新加坡能夠給予緬甸幫助。
「新加坡是一個商業友好的國家。我們要向你們學習。我們要我們的國民以一種健康的方式進行創新和競爭。」
她希望新加坡企業能夠去緬甸投資,為緬甸人創造就業機會。

(圖源:搜狐)
2018年11月13日,翁山蘇姬又來新加坡了,當時她來參加東協峰會。
她又重申了這個觀點,希望以新加坡為榜樣,讓緬甸在20年內趕上新加坡。
不過在這之後,緬甸國內並不平靜,近期翁山蘇姬先後遭遇了全球新冠大流行和緬甸大選後的軍事政變。
她的20年經濟夢想可能沒那麼容易實現。

(圖源:華爾街日報)
現在翁山蘇姬又陷入了以前的困境。
緬甸軍方突如其來的政變,總統突然宣布移交政權給軍方,雖然看起來好像是閃電結束了一切。

但是BBC東南亞事務記者黑德(Jonathan Head)分析指出:
雖然軍方仍然掌有很大的權力,但扣押翁山蘇姬等政治領袖仍然屬於一個很危險的舉動,可能會引起緬甸社會的劇烈反彈。
果然,今年中午開始,緬甸多地的街頭出現遊行示威人士,抗議軍方扣押翁山蘇姬。
接下來,可以預料緬甸的政治局勢將繼續動盪。
今天緬甸軍政府宣布接管政權之後,緬甸多家銀行外面出現了排隊取錢潮。

一些銀行出現擠兌現象,多家銀行宣布暫停取款。

央視新聞報道,在緬甸軍方宣布接管政權之後,仰光、曼德勒等多地出現大批民眾搶購大米、油等生活必需品的情況。


(圖源:微博@環球時報)
中國駐緬甸大使館經商處在中資企業微信群通知,請中國公民做好應急準備,不要驚慌,有情況及時向使館反映。
新加坡外交部發出旅遊警示:
提醒在緬甸的新加坡人務必提高警惕,全面做安全好防範措施!

(圖源:新加坡外交部)
看來一場亂局在所難免,在緬甸的大家都要保護好自己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