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醫生拿高薪沒那麼簡單,少一句話被罰10萬塊

2019年02月21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醫生拿高薪沒那麼簡單,少一句話被罰10萬塊...

眾所周知,醫生在新加坡絕對是高薪階層...

去年,英國著名獵頭公司摩根麥金利(Morgan McKinley)發布的《2018年新加坡薪資指南》...

其中,外科醫生以月薪中位數12500新元,列新加坡十大最賺錢的職業第三位。

第一位和第二位分別是:

投資銀行專才月薪中位數:19800新元

法律工作者月薪中位數:17500新元

(圖:來源自網絡)

不過,醫生的高薪沒那麼容易拿,稍有不慎面臨的就是破財...

畢竟和人生命打交道的職業,還是謹慎點好,人命關天怎麼說都不為過!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

一名叫林聯安醫生在為病人打消炎針前沒通知她任何一個可能出現的併發症...

結果收到了高達10萬元的罰單!

其實就是幾句話沒說清楚...這樣的罰單瞬間讓醫護圈炸開了...

而林聯安這個名字很可能成為一個里程碑...

(圖:來源自網絡)

罰款事件一出!

有醫生隨後發起請願,希望新加坡衛生部闡明立場,是否要所有醫生日後須通知病人可能出現的所有併發症。請願書上線六天就撤下,共有6401人表示支持。

這些請願的醫生普遍認為對林聯安的處分確實有深遠影響。

有名醫生描述了這樣一幅畫面——

「我的一民名專科醫生朋友最近就接待了一名病患,同樣要打這個消炎針。病患以前是在私人家庭醫生診所打針的,林聯安被處分後,那個家庭醫生就不打了,選擇明哲保身。所以就算消炎藥和打法仍然一樣,病人卻得付更多錢去找專科醫生。」

...

對此,新加坡衛生部非常的重視!

並廣泛的徵求了名義,和很多資深的醫生進行了接觸...

現在!

沒通知病人打針後可能出現的併發症而被重罰一案出現轉折,之前表明無意翻案重審的衛生部已要求新加坡醫藥理事會向法庭申請複審。

新加坡衛生部昨天發文——

雖然被罰款的私人骨外科專科醫生林聯安和醫理會都已接受裁決,但由於裁決對整個醫療界有廣泛影響,也會影響日後的個案裁決,衛生部認為應重新檢視之前的裁決,「裁決應與每起個案的情況相稱」。

...

從這段文字中,是不是可以認為對林醫生的處罰有點粗魯了...或者說處罰有點過了...

不過,後面的發文,讓「病人」也能安心——

此案不應被當做或導致醫療界採取自我保護的行醫方式(defensive medicine),進而嚴重影響病患和臨床安全。醫生在這起事件中須負的責任也引發一些疑問。有鑒於此,衛生部已要求醫理會向法庭申請複審,做出『恰當的調整』。在法庭徹底檢視此案是一件好事。」

這段文字描述的很清楚,目前一些醫生的行醫方式不能因為林醫生事件,影響日常的正常行醫,不能因此影響病人和其臨床安全...

整個事情是非常的雙關...甚至有點糾結...

既不能因為該事件,因為私人家庭醫生對打針進行排斥,家庭醫生也要承擔更多的臨床安全責任,總之就是讓病人花最少的錢,看好病...

(圖:來源自網絡)

目前,該事件的上訴期限已過,不過新加坡醫理會已同意衛生部的要求,並在昨天尋求法庭允許複審此案。

這也是新加坡衛生部首次要求這類複審。

衛生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藍彬明醫生上周一在國會答覆三巴旺集選區議員林偉傑醫生的提問時說,由於醫理會和林聯安都接受裁決也沒上訴,因此無須翻案重審,但衛生部了解醫療界人員的擔憂,也會繼續與他們接觸、討論相關課題並消除他們的疑慮和擔憂。

衛生部昨天再次強調會繼續和醫療護理專員接觸,讓他們更清楚明白和平衡行醫行為和程序等,提升病患安全,同時把整體醫療成本維持在可負擔水平。

林偉傑對此轉折表示欣慰。他說,醫療界和公眾都關注此案,他和數名議員也在國會呼籲衛生部複審,「很高興醫理會回應了我們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