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上市有什麼優勢

2022年04月14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證券交易所(SingaporeExchange)(SGX)(以下簡稱「新交所」)成立於1973年5月24日,其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的新加坡經紀人協會。新交所採用了國際標準的披露標準和公司治理政策,為本地和海外投資者提供了管理良好的投資環境。新加坡政治經濟基礎穩定、商業和法規環境親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新加坡證券市場已經成為亞洲主要的證券市場。

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能享受到這一充滿活力的市場帶來的各項優勢。新交所更透明的市場、全面的科技服務和國際知名度,能讓上市公司和投資者在應付市場波動的同時,實現自己的融資和投資目標。另外,新交所領先的科技為投資者從全球各地進入其市場打開方便之門。新交所繼續擴展其全球網絡並增強市場深度和交易量的努力,將使市場參與者能擁有更有效率更具吸引力的市場。顯然,在新交所上市具有許多優勢。

新加坡上市的優勢

新加坡經濟市場快速增長,而新交所經過多年的發展也成為了亞洲僅次於東京、香港、首爾和上海的第五大交易所。在新加坡上市有很多優勢,同時也有很多看得見的缺點,下面我們來看看新加坡上市的優缺點分別有哪些?

新加坡上市的優勢

1、要求低:

(1)在新加坡設立一個創業公司;

(2)無需最低註冊資本、設計年限和盈利考核要求;

(3)有好的成長空間。

2、費用低:

新加坡上市費用占整個融資額的10%還不到,與澳大利亞上市費用相當,比中國大陸深、滬上市費用略高,與香港或是納斯達克的費用相比,其費用開支差距就很大了。

3、時間短:

雖然要求成立創業公司,但對創業公司年限無限制,一般在新加坡設立一家公司時間大約為2周;另外完成保薦到認購一般不到半年即可完成,上會批准最多15日。

4、無外匯管制:

新加坡的資金可自由流入流出,即沒有什麼限制也不會產生相關稅費。

5、採用的會計核算準則比較全:

新加坡上市所採用的會計標準除了新加坡的會計標準外,還認同美國、國際公認會計準則,可以很輕鬆地與香港證交所、美國紐約與納斯達克、倫敦證交所等進行對接。

新加坡上市的缺點

1、估值低:

新加坡證交所估值排在前幾位的新加坡企業分別是:星展銀行、保誠保險、新加坡電信、華僑銀行、大華銀行,從其二級市場表現情況來看,與香港根本不在一個量級,就更別說與美國納斯達克相比了。

2、掛牌門檻較低且審核不到位:

事實上新加坡證交所從2005年開始,逐步走下坡路。如美鷹酒店信託在剛結束IPO後被發現貸款違約,導致股價暴跌80%,上市以來沒有一個交易日的收市價高於IPO的價格,最後新加坡證交所方選擇慌忙停牌,導致投資方有很大的怨言。

3、新加坡缺乏高科技企業與規模較大的製造業:

實際上新加坡兩大支柱產業,是以淡馬錫為代表的新加坡國家經濟系統和以保誠保險為代表的大英國協所屬金融業。新加坡是國際金融中心不假,但其金融本質上還是為航運物流作服務,缺乏高科技與實業的支承,體量始終有限,很難吸引到資方的關注,吸引不到資方就意味著上市企業不好融資。

新加坡SPAC上市規則

新加坡是亞洲第一個允許SPAC上市的國家/地區,旨在吸引更多亞洲區域的獨角獸及高增長公司在新加坡上市,並吸收市場資金增強新交所流動性。

新交所SPAC上市的企業需要滿足以下核心條件:

1、最低市值不得低於1.5億新元;

2、上市後24個月內完成併購交易(即de-SPAC),在滿足相關條件的情況下最多可延長12個月;

3、發起人的股份在SPAC上市到併購交易後6個月內處於鎖股期,符合相關要求的發起人需就所持股份的50%再多履行6個月的鎖股期;

4、根據SPAC的市值規模,發起人必須在SPAC上市時認購不低於2.5%至3.5%的IPO股份/單位/認股權證;

5、股東所持有的認股權證可與普通股分離,認股權證行權導致的股東稀釋影響不得超過50%;

6、必須在獲得過半數獨立董事的批准和過半數股東的投票支持後才能進行併購交易(de-SPAC);

7、所有獨立股東均享有贖回權;

8、發起人在上市時持有的激勵股份上限為20%;

9、新交所表示,將與新加坡證券投資者協會合作,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協助廣大投資公眾對SPAC的了解。

SPAC上市與傳統IPO比較

對發起人而言,SPAC上市成功率高、成本低、融資便利,且發起人通常可在De-SPAC交易成功後獲得豐厚收益。

對投資者而言,SPAC提供了一種新的投資產品,可以與專業投資者(發起人)一起參與到對未上市公司(標的公司)的投資中去,而這類投資機會以往通常只能由私募投資者享有。此外,股份回購權的存在可保證若SPAC投資者不想成為繼受公司的股東,他們可以避免(或至少減低)投資虧損。

對於標的公司而言,SPAC為公司提供了一種新的上市路徑選擇,且具有上市時間更短、價格和交易的確定性更高、交易架構更靈活等特點。同時,相較於過往所謂的「借殼上市」,SPAC公司為新設且沒有業務的公司,股權結構清晰,無歷史遺留債務問題,且無需由標的公司的股東向SPAC支付「殼價」。

與中國A股相比,在中國公司選擇在新加坡上市還具有以下好處:

1、申請新加坡上市相對境內上市而言時間較短、成功率更高。在目前A股發行上市審批制度下,企業要在國內主板上市,從改制、輔導1年,到通過證監會的發行審核委員會的審查,再到最後的發行上市,往往需要2至3年的時間。雖然證監會正在制定各項制度,以滿足所有符合要求的中國企業的上市請求,但鑒於目前核准制下發行上市的實際情況,近40%的企業上市申請不能獲得通過,企業發行上市仍將可能受到數量限制,從而影響了中國企業在國內申請上市的積極性和成功率。相反,中國公司到新加坡上市由於上市程序相對簡單,準備時間較短,符合條件的擬上市公司一般都能在1年內實現掛牌交易。這非常有利於中國企業及時把握國際證券市場上的商機,在較短時間內完成融資計劃,為他們的進一步發展獲得必要的資金。此外,上市準備時間的縮短也有利於擬上市企業控制到境外上市的成本。

2、境外上市後再融資的靈活性強,難度低 。目前,國內上市企業的再融資成本相對較高。據有關統計,目前證監會發審委對國內上市企業再融資申請的審批通過率僅為50%。而境外證券市場再融資則相對靈活,可隨時進行增發。目前,在新加坡證券市場,相當一批中國公司通過增發或配股獲得的融資額,已經大大超過了企業進行首次公開發行獲得的融資額。

3、上市募集資金可以在新加坡元、港幣、美元之間選擇;報表貨幣可選擇新元、美元和人民幣,甚至交易貨幣也可選擇新元、美元、港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