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胡潔梅
現年51歲的黃奕方坦言,30多年後重返校園與10多歲的少年一起學習,要踏出那一步真的很需要勇氣。不過,他保持開放心態,融入校園生活,還成了同學的「軍師」,幫助他們解答學習上的問題。
他到新加坡工藝教育學院辦入學手續時,曾被誤會是學生家長;穿著校服到學校報到,同學投以異樣眼光,上前問他的第一件事不是他的名字,而是年齡。
黃奕方分享當學生的趣事時坦言,30多年後重返校園與10多歲的少年一起學習,要踏出那一步真的很需要勇氣。
他通過專業人士轉業計劃,目前在工藝教育學院念護理課程,明年畢業後將到新加坡中央醫院當護士。

黃奕方去年轉換跑道,投身護理行業。(工藝教育局提供)
外婆過世前有一段時間常進出醫院,黃奕方到醫院陪伴外婆時看到護士無微不至地照顧病人,對白衣天使心生敬意。
黃奕方說:「護士得照顧病人,幫行動不便的病人清理衛生。我為自己的親人清理衛生,也會嫌臭、覺得不容易。但這些護士憑著對工作的熱忱,用心關懷每一名病人,如同照顧自己的親人一樣。」
黃奕方原本任職的公司剛好在重組,他趁此機會想轉換環境,學習護理這門新技能。「一方面我覺得工作很有意義,可以幫助他人。另一方面,學了護理後,我也能更好地照顧家人。家人也支持我的決定。」
他告訴自己要保持開放心態,融入校園生活。他笑說,同學年紀小,有時比較好玩或不專心,做分組作業時,他每次都會督促他們,一些同學會嫌他嘮叨。
對他而言,這個年齡念書不簡單,本身又沒有生物學的背景。「我看同學能一邊玩一邊讀書,但我不行,得花比他們多一倍的時間在學習上。」
所幸他在第一學年考出的成績不錯,成了同學的「軍師」,幫助他們解答學習上的問題。
實習體驗讓黃奕方更確定自己的選擇沒錯。「最開心是當病人或家屬跟你說一聲謝謝,那已是一種肯定。當然,也會遇到給你臉色看的病人,但我們都明白病人的心情肯定也不好受。當我們慢慢向病人解釋,繼續用心照顧他們,他們一般都感受得到,態度會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