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雖然國家公園委員會 (NParks) 將進行干預以解決野生動物入侵和攻擊問題,但公眾參與和外展也是其野生動物管理方法的關鍵。
國家發展部在周二(8 月 2 日)對國會議員提出的關於猴子和水獺等動物數量過多的問題的書面答覆中 - 導致最近發生了幾起入侵甚至襲擊新加坡居民的案件 - 國家發展部(MND) 表示,NParks 一直在必要時實施人口控制措施,以確保公共安全。
它表示,自 2017 年以來,它每年收到約 2500 起與猴子有關的反饋,包括入侵、喂食和攻擊的案例。

NParks 目前正在對長尾獼猴的種群趨勢進行研究,長尾獼猴是該城邦最常見的猴子種類。同時,最近的研究表明,新加坡大約有 10 個水獺家族,其中約有 150 只水獺。
「NParks 與水獺工作組和長尾獼猴工作組合作,其中包括機構、學術專家和自然社區成員等利益相關者,共同制定野生動物管理的解決方案和實施措施,」MND 在其書面答覆中說.
「這包括保護猴子以阻止猴子部隊進入居民區,這是最近針對金文泰地區與猴子有關的反饋而進行的。」
NParks 還將封鎖有幼水獺幼崽的區域,以儘量減少人類與野生動物衝突的可能性。
教育公眾與野生動物共存
NParks 還通過學校集會講座、參與會議和公共網絡研討會,教育公眾提高對野生動物管理和與野生動物共存的認識。
此外,它與利益相關者合作開發教育資源,就如何應對野生動物目擊事件向社區提供建議。例如,它在 4 月與自然社區的合作夥伴發起了「我們的野生鄰居」倡議,以促進與新加坡野生動物的共存。
MND 在其書面答覆中表示,野生動物入侵事件爆發的最可能根本原因是喂食,無論是故意喂食還是食物垃圾處理不當。
「這些行為可能會改變野生動物的自然覓食行為,導致它們接近並依賴人類獲取食物。我們必須保持預防措施,以避免不時進行更激烈的干預,」它說。
NParks 進行棲息地改造,例如更換或收穫果樹,以減少獼猴熱點的食物來源。它還與其他公共機構密切合作,讓社區參與適當的垃圾管理,並阻止非法喂養野生動物。
「通過一些謹慎和警惕,我們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野生動物的入侵——通過避免喂食野生動物,保持我們的住宅區清潔,並在安全距離內欣賞野生動物,」MND 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