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簡稱GFCI)顯示,新加坡超越香港晉升至第三名,紐約和倫敦在這個排行榜上依然高居第一和第二,香港屈居第四。

由英國倫敦智庫Z/Yen和位於深圳的中國發展研究院(China Development Institute)彙編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結合了來自1萬1000多名受訪者的6萬多份評估,為全球119個金融中心評分作出排名。

根據報告,紐約連續四年排名全球第一,倫敦和舊金山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五。亞太地區金融中心表現較為均衡,新加坡在亞太地區領先,有一半的金融中心排名保持或有所上升,另外一半的金融中心排名出現下降。東協地區方面,吉隆坡排名第56、印度城市新德里和孟買分別排名第68和70、曼谷排名第79、雅加達排名第95、馬尼拉排名第103、胡志明市排名第104。
全球排名前 20 位的金融中心分別是:

與第31期報告相比,金融中心總體平均得分上升4.83%,已經恢復至2020年3月發布第27期報告的平均水平。報告表示:「這顯示出,在俄烏衝突、經濟和能源不穩定及通脹壓力背景下,人們對金融中心自身的信心仍然很強。」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模型涵蓋經商環境、人力資本、基礎設施、金融領域發展和聲譽五個競爭力因素,新加坡的排名分別為第三、第七、第三、第六和第六。
調查也為銀行、投資管理、保險、專業服務、政府與監管、金融、金融科技和貿易計算了分指數(sub-indices)。通過結合在個別領域工作的人提供的反饋,新加坡在投資管理和金融科技領域的表現最為突出,排在第三名,在專業服務和政府與監管領域則排在第四名。

報告指出,當金融中心互相建立聯繫,便得以蓬勃發展。報告以新加坡為例,解釋新加坡同領先的全球和亞太金融中心,以及其他金融中心都有很強聯繫。
問到受訪者認為哪些競爭力影響因素是最重要,最多人提及的是營商環境,其次是人力資本、基礎設施、稅收、聲譽和金融業發展水平。該報告亦研究金融界人士在選擇開展新金融業務的地點時最看重的因素,三個最主要因素首先是獲得客戶,其次是值得信賴的法律和仲裁系統,第三是經濟的開放性。
這項調查也詢問受訪者對於他們所在的金融中心的前景的看法,包括是否更有競爭力或競爭力會有所減弱。整體而言,受訪者對自己所處的金融中心的未來都持更樂觀態度。就新加坡而言,大部分受訪者認為新加坡在未來的競爭力會有所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