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運會武術賽事結束我國收穫兩金三銀一銅 保住上屆佳績

我國武術選手林思韋(左)和鄭宇軒(右)。(圖:董勵萱)
第32屆東南亞運動會的武術比賽已圓滿落幕,我國武術隊收穫兩金三銀一銅牌,保持去年的佳績。由於一些武術項目在本屆東運會被合併,教練認為今年的成績更加難能可貴。
東運會的武術比賽昨早(12日)舉行最後一天的賽事,我國武術老將林思韋和新將鄭宇軒分別在男子長拳項目和男子太極拳太極劍全能項目中摘下銀牌,為我國再添兩銀。
我國武術隊去年在越南河內舉行的第31屆東運會上,以兩金三銀一銅創歷屆最佳客場成績,而武術隊今年仍然以兩金三銀一銅一共六面獎牌收官,成功保持去年的成績。

我國武術男將林思韋。(圖:董勵萱)
林思韋和印尼對手本屆東運 各收穫一金一銀
選手林思韋昨天在男子長拳項目中奪得銀牌,而獲得金牌的則是印度尼西亞選手埃德加(Xavier Marvelo Edgar)。
林思韋在早前進行的男子刀棍術項目中奪冠,而埃德加則是亞軍。因此,兩人最終各奪得一面金牌和一面銀牌。
林思韋解釋,兩人的關係非常好,而且父母親也都認識彼此,所以非常開心有這樣的結果。
他說:「剛才比賽結束後他(埃德加)來找我,我們互相恭喜對方,他也開玩笑說今年他拿了一個金一個銀,我也拿了一個金,一個銀。」

我國武術選手鄭宇軒。(圖:董勵萱)
鄭宇軒首戰東運奪銀牌
22歲的新將鄭宇軒,是首次代表我國出征東運會的兩名選手的其中之一。他昨早在男子太極劍項目中獲得9.563分,加上昨天太極拳項目獲得的9.556分,最後以19.119的總分獲得銀牌。
被問及首次參加東運會就摘下銀牌的感受時,鄭宇軒表示自己感到非常驚訝,認為自己的表現比平時訓練時更好。
「我是第一次參加東運會,所以也沒有抱著很大的希望參加比賽。」
比賽過程讓他最印象深刻的是,在完成最後一個高難度動作後,聽見大家的歡呼聲。「最後一個難度做完的時候聽見大家幫我歡呼,感覺很好。從那一刻開始,我就把握接下來的每一分每一秒,儘量把套路做好。」
鄭宇軒認為,沒有父母親的支持,他今天就不會奪得獎牌。
「爸爸每晚都會接我去訓練,媽媽到凌晨3點都還在縫我的表演服,所以我很感動。沒有他們,就沒有這個獎牌。」

我國武術選手曾俊愷。(圖:董勵萱)
項目合併 將得獎幾率拉低
國家武術教練張峰表示,今年的一些項目變成合併項目的,導致比賽更加困難,因此能夠保住去年的成績是更加難能可貴的。
張峰說:「去年的時候是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單項的成績。今年是兩個項目加在一起,所以是雙倍的難度。」
雖然難度增加了,但他認為選手們都承得住壓力,並且為選手們能把自己的水準都發揮出來而感到滿意和驕傲。
選手曾俊愷在上一屆的東運會上,在男子太極劍項目和男子太極拳項目中分別奪得金牌和銅牌。不過,他在今年的太極拳太極劍全能項目中衛冕失敗,無緣獎牌。
去年,太極拳和太極劍是分成兩個項目進行的,今年這兩個項目在本屆東運會合併,總成績是以太極拳和太極劍這兩個環節的總分來計算。
對此,第二次代表我國出征東運會的曾俊愷認為,得獎的幾率被拉低了。
曾俊愷說,通常打完一個項目的套路就會感覺比較輕鬆,但這次不行,因為兩個環節的表現同樣重要。
他表示:「如果是分成兩個項目的話,我們就有兩個機會去爭奪獎牌。可是這次,我們在兩個環節都必須有好的表現才有機會得牌。」
曾俊愷坦言自己得知成績的時候雖然有點失落,但總體而言還是滿意自己的表現,畢竟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全能項目,還是首次在國際比賽上首位登場。
我國武術隊能夠在本屆東運會保持和去年同樣的佳績,新加坡武術龍師總會秘書長劉漢隆感到非常滿意。
劉漢隆說,選手在比賽前都有所好準備,他們在參加東運會比賽前,去了天津接受一個月的訓練。
他表示,並希望新加坡武總未來能夠栽培更多新秀,代表我國出戰更多武術項目。


我國武術選手曾俊愷、王子銘和鄭宇宙參加男子對練項目。(圖:董勵萱)

我國武術選手王瓅苓。(圖:董勵萱)

我國武術選手陳子怡。(圖:董勵萱)

我國武術選手羅芝寧。(圖:董勵萱)

我國武術選手陳彥凝。(圖:董勵萱)

我國武術選手王子銘。(圖:董勵萱)

我國武術選手林思韋。(圖:董勵萱)

我國武術選手鄭宇軒。(圖:董勵萱)

我國武術選手曾俊愷。(圖:董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