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又鬧出烏龍了。
9月5日,先是官宣新加坡可以免簽入境。
周二(6日)就變心了,說免簽對象中沒有新加坡。
而台灣地區方面對於這次的行為僅僅解釋為「誤解」。

意思類似是你們理解錯了,不是我們搞錯了。
所以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台灣曝出「免簽烏龍」 新加坡、馬來西亞網友熱議!
台灣的操作刷屏新馬全網。
倒不是說新馬地區的小夥伴真的稀罕這個免簽操作,而是這次的「變卦」相當引人注目。
事情是這樣的。
原本,9月5日台灣發出的免簽名單中,明明白白體現:
9月12日起,恢復包括來自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遊客在內,可享有免簽證入境待遇,並能在台灣逗留長達30天。
原始名單如下圖↓

結果隔天,這個名單就變了。
新馬雙雙被拉入「暫緩適用」名單中,意思就是新馬免簽證入境待遇將暫時中止。
在「暫緩適用」的名單中,跟新馬一樣的還有智利、多米尼加共和國、以色列、尼加拉瓜、泰國、汶萊、菲律賓和俄羅斯。
更正後的名單如下圖↓

問題就出在,為什麼會有這個前後不一的轉變? 為什麼新加坡突然就被暫緩適用了?
是疫情嗎?還是其他不可描述原因?
據新加坡台北代表回應:
部分媒體及民眾將此次新聞稿誤解為從9月12日起,新加坡民眾入境台灣可免簽證。經協調溝通已做出更正,釐清誤解。

圖源:foodie
這話一出,大家又懵了。這意思好像是我們讀者老花看錯誤解,而不是他們公開發布出錯。
這口黑鍋,新馬網友表示不背。
網上紛紛熱議,一邊直抒胸臆,一邊討論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匪夷所思的反轉?
比如吐槽這操作跟翻煎餅一樣,一會要,一會不要。↓


也有人表示不屑,現在要論疫情嚴重程度跟死亡率,誰更誇張還真不好說。


還有台灣為什麼要將新加坡跟馬來西亞「退群」?
要說為了刺激旅遊,距離近的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菲律賓、韓國、泰國都給暫緩不給免簽。
反倒給大老遠的歐美大開方便之門?
大家細品。↓





不少網友支持「禮尚往來」。
對於突然翻臉的原因,也還真沒人信是「誤解」。
但也有人司空見慣,台灣搞出烏龍局面,也不是一次兩次。
「黑心鳳梨烏龍」
引發新加坡最大超市下架
上一次新加坡好心買鳳梨,結果人家送了臭的過來。
去年3月,為了表示支持家鄉貨,新加坡本地的台商一口氣進了2萬5000公斤的台灣鳳梨!這個事兒轟動一時。

圖源:8視界
萬萬沒想到的是,有人說買到了「黑心的台灣鳳梨」。

不甜不酸還有黑心,評論區七嘴八舌地討論各自買台灣鳳梨的遭遇。
這時廣大網友才發現,哦吃不到好的,原來不是只有我一個。

甚至還有在新加坡的台灣人去買鳳梨。
結果卻變成:她認鳳梨是自家人,但鳳梨卻不認她是自己人。

一個人的舌頭說不準。 一群人的舌頭騙不了人。
在去年3月份,新加坡從各種渠道一共進口了200多噸的台灣鳳梨。超市、巴剎、以及各種網絡平台的團購群里,都有人熱情採買。

畢竟Sweet, juicy, fresh...印象中的台灣鳳梨都是清甜多汁,非常可口的。
但現實很尷尬,陸續有新加坡人反映,自己買到的鳳梨發白、發酸、甚至黑心、爛心!


隨著鳳梨越來越多的上架,投訴也越來越多:
嚇到!花高價買到的台灣金磚鳳梨,切開來竟是黑心的。

由於當時那批進口的鳳梨品質太差,就連新加坡最大連鎖超市NTUC都全面下架台灣鳳梨,停止銷售。
本地水果進口商、巴剎水果攤販被顧客投訴搞得焦頭爛額,緊急退訂1600多箱原本已預訂好的鳳梨。

最後這個事情,以台灣果農們決定給新加坡職總平價超市免費補12噸不黑心又甜滋滋的鳳梨。
並且嚴正表態會管控出口品質。
除了鳳梨事件,更早前還曾因口罩、大米跟新加坡網友們開槓。
「口罩、斷糧烏龍」 跟新加坡總理夫人網上開槓
口罩這個事,在當時引起了網絡輿論戰。
事情是這樣。
原本,2020年1月的時候,台灣方面為了先滿足省內的口罩需求,就單方面宣布禁止口罩出口,為期一個月。

圖源:網絡
而新加坡原本在台灣地區有2條口罩生產線,分別是醫療用的成人N95口罩和專屬兒童的XS版本。
一旦禁止,就意味著新加坡的生產線不能為本國提供口罩,應對疫情。
因台灣地區此舉,新加坡就將這兩條生產線遷回了自家內。
後來,新加坡疫情一度嚴重。台灣地區又說要捐贈100萬隻口罩給新加坡。
新加坡總理夫人何晶對於此事,回了一個「呃」。

沒想到引來台灣地區部分網民的罵戰。
什麼不領情,沒禮貌之類的。

這事發生在台跟新協商討論口罩階段,台灣地區還沒有實際送出口罩給新加坡。
後來何晶夫人再次發文澄清↓

對來自台灣地區的協助表示感謝,並呼籲大家要相互擁抱,還附上了表情符號,表示Errrr可以有很多意思~
她呼籲大家停止網絡攻擊,「我們要打敗的是病毒」。
所以口罩這一事純屬於說者無意,看者有心。
但沒想到,台灣地區還是有人抓著此事不放。
4月14日,台灣地區媒體人王瑞德在一檔節目中發表驚人的言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