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日起,面向外籍白領人士的就業准證申請採取計分制。人力部公布向本地前三分之一專業人士、經理、執行員與技師收入看齊的薪資基準,不同行業聘請外籍雇員的薪水得分要求各異,但申請者年齡越大,就需要更高的固定月薪才能達到得分要求。
人力部在參考部門研究與統計處的年度綜合勞動力調查數據並調整後,首次在網站列出22個行業及年齡23歲至45歲本地專業人士、經理、執行員與技師(PMET),在同行排第65百分位及第90百分位的收入數據,供僱主參考。外籍雇員在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簡稱EP)新計分制下,薪水須向本地前三分之一PMET收入看齊,才能在薪水項目取得10分。全部六個項目要累計至少40分,申請才能通過。

不同行業的薪資基準差距顯著,且年齡越高差距越大,其中從事銀行、金融、保險、資訊通信和專業服務的PMET收入更高。舉例來說,一名來自資訊通信業、年齡35歲的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簡稱EP)申請者,每月包括基本薪水和固定津貼在內的固定月薪達9252元,可在新計分制薪水項目下取得10分。不過同樣年齡、從事餐飲服務的申請者,若有5081元月薪就可得10分。
人力部:預計每年3月公布新薪資基準
人力部發言人透露,薪資基準會每年更新。預計在每年3月公布的新薪資基準,適用於同年9月後提呈的EP申請。人力部去年宣布今年9月起,實施互補專才評估框架(Complementarity Assessment Framework,簡稱COMPASS)。企業須在四個基本項目和兩個加分項目,包括薪水、學歷、企業雇員多元化及支持聘用本地人等評估中,取得至少40分,才能幫外籍雇員申請新EP。至於准證更新的申請,明年9月起得達到有關要求。
此外,EP申請者最低月薪須有5000元,金融服務業則是5500元,薪水要求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在COMPASS框架下,不同項目的分數可以互補,例如聘請的外籍雇員薪水,若未達同行本地PMET收入前三分之一,也可在其他項目取分。例如,持大學文憑可拿10分,而畢業自人力部認可的頂級學府者,可取得20分,只要累計40分,申請就可通過。
新框架讓企業更清楚確定地規劃人力
新加坡全國僱主聯合會執行理事長沈錦源接受訪問時說,新框架能讓企業更清楚和確定地規劃人力。僱主可通過myMOM網站的職場洞察工具,了解在基本項目如雇員多元化和本地PMET比例上,可取得的分數。
諮詢公司CM1總經理彭玲玲直言,如果不符合收入和學歷要求,未來外籍PMET想來本地工作會更難。她透露,目前客戶諮詢量已比上半年低,「我們會優先呈交已經在辦理的客戶申請。」

人力資源顧問公司People Mentality Inc創辦人梁偉權說,不同行業的僱主,會視需求和專業能力給予員工不同的薪水。特定行業如金融、資訊通信的薪水較高,不讓人意外。他支持人力部公開本地PMET薪資基準,除了讓僱主和有意申請EP的外籍白領參考,想要更上一層樓的本地雇員,可以通過培訓提升技能等方式,爭取更好的待遇。
針對申請EP所需時間,人力部發言人透露,一般會在10個工作天內處理或通知進展。EP不設限額,首次成功申請者,可在本地工作兩年,更新准證的有效期可長達三年。截至去年12月,本地共有18萬7300名EP持有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