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越堤到馬國買藥 價格便宜但存在風險

示意圖。(圖:CNA)
本地人經常到馬來西亞柔佛新山購物,從食物、生活用品,甚至藥物,都是國人會在鄰國購買的東西。專家指出,雖然馬國的藥品便宜又容易購得,但隨意購買存在一定的風險。
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引述時事組Talking Point節目報道,本地人到柔佛購買的處方藥包括降膽固醇和高血壓的藥物、感冒藥、止痛藥如班納杜,安眠藥,甚至類固醇等,並且一般無須出示醫生處方,就可購得。此外,一些藥品也不限購,例如在本地,為防病人濫用,購買類固醇如Elomet藥膏一次只能買一支,但在柔佛買這類藥,並沒有限量。
國人越堤買藥主要是價格便宜許多,例如一盒降壓藥Twynsta在本地每盒售價超過100元,在柔佛則只需66令吉(約19新元)。
競爭激烈和當地生產是價格較低主因
出版醫療和藥物相關報告的MIMS Healthcare Data的總編輯Nikki Ng指出,一些常見藥物有可能比在本地醫院獲政府津貼的藥物還來得便宜。她說,如降高血壓藥物Micardis一盒40毫克片劑,在柔佛只需62令吉(約17.50新元),而本地售價53元左右;降脂藥立普妥(Lipitor)在柔佛購買一盒只要108令吉(約30.40新元),本地則賣76元左右;類固醇Elomet在本地每支是18元,在柔佛購買只需29令吉(約8.20新元)。
馬國藥品較便宜除了匯率的關係,主要原因之一是當地市場競爭激烈,有時一條街上就有至少三到四間藥房。另外,新加坡市場較小,製藥公司一般會把藥價定得高些,而馬國能實現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因此價格可以低些。此外,有些藥物是在馬國生產的,價格自然比進口藥物來得便宜許多。
記者在本地實驗室測試了在柔佛購買的感冒藥、降膽固醇要和降壓藥等,效力也不差。
專家:處方藥繞過醫生觀察存風險
儘管如此,有專家指出,在柔佛可以輕易購買處方藥是「糟糕的做法」。馬來西亞泰萊大學(Taylor’s University)衛生經濟學教授Kenneth Lee指出,處方藥需要列明供應量、日期和病人詳情,再由藥劑師簽字,以證明藥房是根據當地法律賣藥的。他說,新馬兩國的法律相似,不過當地藥房迫於競爭壓力,大多會讓顧客隨意購藥。
另外,國人也能在網上購買柔佛出售的處方藥,還可送貨上門。不過,記者測試網上購買到的類固醇Tri-Luma,實驗室的分析報告顯示,效力不達標,這主要是沒有冷藏處理的原因。
亞歷山大醫院首席藥劑師Golda Wang表示,使用處方藥需要醫生定期觀察,以確保藥物適用於病人,繞過醫生跟進這一步驟,可能會用藥過量或用的藥不對而對身體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