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陣子,我在曼谷、新加坡和吉隆坡三個城市穿梭,而公共運輸成了我在這三個城市的主要代步工具。
新加坡的公共運輸系統幾乎做到無縫連接。無論是規劃還是執行,都十分出色。新加坡的公共運輸網絡覆蓋城市的各個據點,包括一站式購物中心、圖書館等公共設施,這讓人不得不佩服新加坡政府在城市規劃方面的專業和前瞻性。
相比之下,曼谷和吉隆坡的公共運輸水平明顯不如新加坡。除了執行力上的明顯差距,規劃方面也存在著顯著問題。
公共運輸的連貫性往往反映執政團隊的規划水平。曼谷和吉隆坡都存在超過一家軌道交通運營商,但它們各自的路線並沒有良好地銜接。
接下來,我想著重談談曼谷和吉隆坡的機場公交,也就是民眾往返機場的公交方式。一是道路公交,另一是軌道公交。
先談道路公交。交通部長陸兆福曾乘坐巴士、輕快鐵以及機場快線(KLIA Ekspress),但似乎他從未乘坐從吉隆坡中環車站(KL Sentral)到吉隆坡國際機場(KLIA)或第二國際機場(KLIA2)的巴士。
雖然有一些網站聲稱有兩家巴士公司提供這條線路的服務,但當我親自前往現場時,發現實際上只有一家巴士公司在運營這條線路。也許這些網站還沒有更新最新的信息。
如果十多年前曾到吉隆坡富都巴士總站,中環車站到KLIA或KLIA2的巴士服務其實就像當年吉隆坡富都總站一樣。工作人員態度惡劣,愛理不理,等候座位有限,空氣不流通,指示不清楚,乘客只能自求多福。
陸兆福曾經說過要逐步打破壟斷,但為什麼他卻容忍機場巴士服務的壟斷,並且服務素質欠佳呢?
更實惠價格
而軌道交通方面,雖然吉隆坡的機場快線舒適和便捷,但票價昂貴。機場快線是唯一往返KLIA或KLIA2的軌道交通方式。
相比之下,曼谷並沒有像吉隆坡那樣的機場快線,但通過BTS(天軌)、MRT(地鐵)和SRT(電氣化火車)這三種軌道公交,人們可以以更實惠的價格往返曼谷的兩個國際機場。
與吉隆坡相比,往返曼谷機場的軌道公交的費用更加親民。由於已經有了這樣出色的軌道交通選擇,我在曼谷時完全沒考慮使用巴士或計程車等道路交通工具往返機場。
吉隆坡往返機場的軌道公交,票價昂貴;道路公交,則服務素質欠佳。這是否又是個政府忽略中產階級的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