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衛生部長:所有新加坡人都希望中美關係友好,避免衝突
(觀察者網訊)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11月21日,正在中國訪問的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表示,所有新加坡人都希望區域和平,希望中美關係友好,避免衝突。他還強調,新加坡和周邊國家都不希望在中美之間選邊站,「希望和中國做朋友,和美國做朋友」。
報道稱,當天,王乙康出席《聯合早報》在北京舉辦的第五屆新中論壇。在現場對談環節,一名在北京大學就讀的新加坡留學生向王乙康提問稱:「一些新加坡年輕人對中國並不持有非常正面的態度,這是否會衝擊新加坡社會凝聚力?」
王乙康回答說,所有新加坡人都希望區域和平,希望新加坡保持和平穩定。
他談到,因為歷史原因,不同新加坡人「可能對中國感情不一樣」,「但大家都希望世界外交關係會好,不要有任何政治災難……而中美之間的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關係,我相信所有新加坡人,老也好,少也好,都希望中美關係會好。」
王乙康隨後強調,新加坡和周邊國家都不希望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他說:「我們實事求是,以客觀的方式看待所有問題。希望和中國做朋友,和美國做朋友。其實中國和美國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地方,我相信兩邊人民、周邊國家、全世界都不希望他們衝突。」
王乙康現年54歲,在擔任新加坡衛生部長前,曾任新加坡教育部長和交通部長,被外界認為是新加坡第四代領導班子的核心人物之一。
第五屆新中論壇於11月21日在北京舉行,今年論壇的主題為「新中青年成長的挑戰與機遇」。


王乙康在第五屆新中論壇致辭並回答提問,圖自《聯合早報》
當天,王乙康在論壇致辭時還談到了對中國經濟發展的看法。他說,有些經濟學者拿中國目前的情況對比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但中國目前的情況和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截然不同,若中國接下來持續推進改革開放,「便沒有理由對中國未來經濟感到沮喪」。
對於中國社會存在的人口老齡化問題,王乙康指出,除了非洲以外,全球各個國家都出現類似的情況。他認為,人口老齡化是一個重大且複雜的社會挑戰,不能一直靠永無止盡地擴大勞動隊伍來驅動增長,也並不一定意味著社會老齡化就會失去活力。
他預測,中國2030年很有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人均收入接近已開發國家水平。他說:「屆時,倘若沒有發生任何的地緣政治災難,世界能維持全球的和平與秩序,我們會迎來亞洲史上第一次的新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