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新加坡的目標是將本地的人工智慧(AI)從業者人數增加兩倍以上,達到15,000人,並建立一個「標誌性」網站來培育該國的人工智慧社區。

圖源:CNA
人工智慧的發展是快速和動態的,需要不斷地調整和更新戰略,以應對新的機遇和風險,新加坡政府在2023年12月4日發布了更新的國家人工智慧戰略2.0(NAIS 2.0),闡述了該國計劃在未來三到五年內如何利用人工智慧造福公共利益。
01 擴大人才庫,成為領跑者
為了擴大人才庫,截至9月,已有300名新加坡人從該計劃中畢業,該計劃將重新設計和擴大規模,政府還將與行業人工智慧產品開發團隊合作,擴大公司附件。
政府將加大對所有企業採用人工智慧的推廣力度,並制定有針對性的人工智慧培訓計劃,利用行業轉型地圖和就業轉型地圖提高勞動力的技能。
同時新加坡將繼續歡迎全球人工智慧人才,將成立一個專門的團隊來識別和吸引世界級的人工智慧創造者,並將他們錨定在當地生態系統中。

圖源:CNA
根據政府關於NAIS 2.0的報告,在一個尚未公布的地點建立一個專門的網站,將把這些人工智慧創造者和用戶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種對創新至關重要的緊密聯繫的知識社區。
副總理黃循財在NAIS 2.0發布會上表示,雖然關於人工智慧的潛在好處和威脅的討論並不新鮮,但世界正進入「未知領域」。
到目前為止,人工智慧主要是關於模式識別的,但在未來,我們將擁有具有代理和交易能力的人工智慧系統,擁有具有類似人類的認知能力以及自我意識和獨立決策能力的機器,這將從根本上重塑人類的生活方式,對社會產生深遠影響。
政府表示,它需要以更加協調的方式與人工智慧生產者和用戶合作,因為「負責任的開發和部署不是偶然發生的」。圍繞稀缺的人工智慧資源和人才的全球競爭日益激烈,以及人工智慧在克服新加坡勞動力和生產力對經濟增長的挑戰方面的重要性。
NAIS 2.0 報告指出,新加坡應該立志成為「領跑者——成為具有經濟影響力並服務於公共利益的人工智慧領域的全球領導者」。
02 15項行動確保在 AI 領域發展「卓越高峰」
修訂後的國家戰略是在與300多名本地和國際專家和組織協商的基礎上制定的,NAIS 2.0代表了從旗艦項目到系統方法的轉變,從人工智慧作為「可有可無」的機會到「必須知道」的必需品,並發展了新加坡成為該領域世界領導者的雄心壯志。
除了人才發展和吸引人才外,這項廣泛的戰略還確定了15項行動,分為三個系統:工業、人與社區、基礎設施和環境,這些行動旨在實現NAIS 2.0的目標,即在AI領域發展「卓越高峰」,並使個人和企業能夠自信地使用AI。
新加坡將在關鍵領域達到「卓越高峰」,以推動經濟增長和社會福祉,這些領域包括新加坡領先的製造業、金融服務、運輸和物流以及生物醫學科學等經濟部門,以及醫療保健、教育和人力、信任和安全以及公共服務提供等「智慧國家」優先領域。
黃循財副總理承認對「人工智慧對就業和生計的影響」感到擔憂,包括研究、編碼和寫作等基於知識的工作。
「我們認為這並不意味著失業的未來,但這確實需要對工作角色進行重大改變,並對人類進行更多培訓以有效利用人工智慧,政府計劃在成人教育和培訓方面進行大量投資,以重新培訓和提高工人的技能。這將有助於建立一個「蓬勃發展的人工智慧產業」。
目前,新加坡擁有 80 多名活躍的人工智慧研究人員、150 個人工智慧研發和產品團隊以及 1,100 家人工智慧初創企業。
為了使新加坡成為更有利於人工智慧價值創造的地方,政府將增加高性能計算能力的可用性和數據訪問,這包括確保為數據中心分配足夠的碳預算,並在中長期內製定路線圖,以實現由可再生能源驅動的凈零數據中心的增長。
政府還將有選擇地解鎖更多公共部門數據,用於服務於公共利益的人工智慧開發,並設立「數據管家」來促進此類訪問,同時將建立隱私增強技術的能力,以實現安全和可信的數據共享。
03 NAIS 2.0的主要內容和重點:
NAIS 2.0 追求「人工智慧造福公共利益,造福新加坡和世界」的願景,它由10個「推動者」驅動的15項行動組成,分為三個系統:

活動驅動因素
工業:在各公司之間錨定新的人工智慧卓越中心,並探索建立行業人工智慧卓越中心,以推動複雜的人工智慧價值創造和使用。這些中心將為人工智慧從業者提供共享的設施、數據和專業知識,以促進跨部門和跨行業的協作和創新。
加強新加坡的人工智慧初創生態系統,包括吸引以人工智慧為重點的人工智慧加速器計劃,以刺激快速的人工智慧實驗。這些計劃將為人工智慧初創企業提供資金、導師、網絡和市場機會,以幫助他們擴大規模和影響力。
政府:提高公共服務生產力,為新加坡公民提供新的價值主張;政府將利用人工智慧提升公共服務的效率和質量,例如通過自動化和優化流程、提供個性化和預測服務、增強公民參與和信任等。政府還將與私營部門合作,共同開發和部署有利於公共利益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

人與社區
新加坡將培養一個具有人工智慧技能和素養的人才隊伍,以支持人工智慧的發展和應用,將建立一個充滿活力和包容的人工智慧社區,以促進知識交流和創意碰撞。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新加坡將採取以下行動:
吸引世界頂尖的人工智慧創作者在新加坡工作,並與新加坡合作,政府將成立一個專門的團隊,來識別和吸引世界級的人工智慧創造者,並將他們錨定在當地生態系統中,政府還將支持人工智慧創造者在新加坡開展前沿的研究和創新項目。
將人工智慧從業者人數增加到15,000人,政府將重新設計和擴大人工智慧從業者計劃,以提供更多的培訓和就業機會,以滿足不同行業和職能的需求。政府還將與行業人工智慧產品開發團隊合作,擴大公司附件,以便人工智慧從業者能夠在實際的工作環境中學習和應用人工智慧。
加強企業人工智慧應用,助力行業轉型。政府將加大對所有企業採用人工智慧的推廣力度,並制定有針對性的人工智慧培訓計劃,利用行業轉型地圖和就業轉型地圖提高勞動力的技能。政府還將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激勵,以幫助他們採用人工智慧,提高競爭力和生存能力。
建立一個標誌性的人工智慧網站,將人工智慧創造者和從業者放在一起,並在新加坡培育人工智慧社區。政府將建立一個專門的網站,將把這些人工智慧創造者和用戶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種對創新至關重要的緊密聯繫的知識社區。這個網站將提供先進的設施、數據和專業知識,以支持人工智慧的研究、開發和測試,它還將舉辦各種活動和活動,以促進人工智慧的學習、交流和合作。

基礎設施和環境
新加坡將建立一個可持續、可信和安全的人工智慧基礎設施和環境,以支持人工智慧的創新和部署,這包括提供高性能計算能力、數據訪問和共享、人工智慧的監管和治理等。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新加坡將採取以下行動:
顯著增加新加坡可用的高性能計算能力:政府將確保為數據中心分配足夠的碳預算,並在中長期內製定路線圖,以實現由可再生能源驅動的凈零數據中心的增長。政府還將與私營部門合作,提供更多的高性能計算服務,以滿足人工智慧的計算需求。
構建隱私增強技術和數據服務的能力:政府將建立隱私增強技術的能力,以實現安全和可信的數據共享。這些技術包括加密、匿名化、聯邦學習等,可以保護數據的隱私和安全,同時允許數據的分析和利用。政府還將提供數據服務,如數據清洗、標註、融合等,以提高數據的質量和可用性。
為公共產品用例解鎖政府數據:政府將有選擇地解鎖更多公共部門數據,用於服務於公共利益的人工智慧開發。政府將設立「數據管家」來促進這種訪問,同時確保數據的安全和合規。政府還將與私營部門合作,共享和交換數據,以支持更多的人工智慧用例。
確保人工智慧的監管環境符合目的:政府將定期審查和調整該國的模型人工智慧治理框架和人工智慧驗證,以確保它們能夠適應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和多樣化的應用。政府還將與國際夥伴合作,制定和推廣人工智慧的倫理和治理標準和準則,以促進人工智慧的可信和負責任的使用。
提高人工智慧的安全性和彈性基線:政府將制定和實施人工智慧的安全和彈性要求和指南,以防止和應對人工智慧的濫用和攻擊。政府還將建立人工智慧的安全和彈性能力,以檢測和修復人工智慧的漏洞和缺陷,以及應對人工智慧的故障和危機。
NAIS 2.0是新加坡政府對人工智慧的長期承諾和願景的體現,它將指導新加坡在未來幾年內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和應用。新加坡將努力成為一個人工智慧的領跑者,為新加坡和世界帶來經濟和社會的利益。

圖源:CNA
黃循財副總理也承認人工智慧的風險和挑戰,人工智慧可能被濫用於深度偽造、詐騙、網絡攻擊和傳播錯誤信息。
他說,現在有一種實施嚴格監管的誘惑,但這並不理想,因為人工智慧的未來用途很難預測,監管過度會扼殺創新。新加坡的做法是在鼓勵實驗和創新之間找到平衡,同時建立必要的護欄。
政府的「適合目的」的監管環境將包括定期審查和調整該國的模型人工智慧治理框架和人工智慧驗證,由信息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開發的人工智慧治理測試框架和軟體工具包。
「理想情況下,人工智慧的治理應該是全球性的,因為人工智慧是去中心化的,無處不在。」但在當前的地緣政治環境中,國際夥伴關係更難實現,人工智慧越來越被視為零和遊戲。
新加坡將儘自己的一份力量,與廣泛的國際夥伴合作,為人工智慧制定「道路規則」,發展研究和技術合作,並支持多邊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