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就業!新加坡推出總值10億新幣的招聘獎勵計劃,鼓勵企業優先聘用新加坡人

2020年09月08日   •   5130次閱讀

新冠肺炎疫情對新加坡就業市場帶來嚴重衝擊,根據新加坡人力部早前公布的第二季勞動報告預估,就業人數大幅銳減12萬1800人,失業率攀高至2.9%,創下十年來最高!

為了持續支持新加坡員工就業,新加坡政府推出總值10億新幣的招聘獎勵計劃(Jobs Growth Incentive Scheme),鼓勵企業在未來半年內招聘更多新加坡員工,為本地員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從今年9月至明年2月底,若公司聘請40歲或以上而且月薪超過1400新幣的本地員工,政府將提供這些員工首5000新幣月薪的50%作為補貼,如果員工未滿40歲,補貼額則是25%。

這也表示,企業每聘請一名年滿40歲及以上的本地員工,便能夠獲得最多達3萬新幣的薪金補貼,40歲以下員工的補貼額則最多1萬5000新幣。

新加坡人力部長楊莉明9月4日在Facebook發帖,宣布簡化招聘獎勵計劃的計算基礎,將根據企業今年8月企業聘請的新加坡員工人數計算,而不以早前宣布的1月至8月員工人數為基礎。

從2021年3月起,新加坡政府將根據僱主公積金繳交額計算補貼,符合條件的僱主無需提出申請,將自動收到補貼,每3個月發放一次。

楊莉明在Facebook帖文中指出,許多僱主對這個計劃感興趣,簡化後的計算方式更簡單易懂。同時她呼籲僱主招聘本地員工以從中受益,這也能幫助到求職者,相得益彰。

不過,僱主若想要獲得全額補助,也要符合一些條件,例如:本地員工的月薪必須至少1400新幣;每當有本地員工辭職,招聘獎勵總金額也會相應減少。

新加坡人力部和國內稅務局聯合發文告指出,雖然疫情對經濟造成影響,但仍有一些企業表現維持良好。如今,此招聘獎勵計劃能夠為企業提供顯著的援助,讓僱主們提前進行招聘,期望能解新加坡就業市場的燃眉之急。

除此之外,新加坡還有哪些助就業的計劃補貼呢?

冠病疫情薪金補貼 (CSG)

16歲以上,在2020年1月23日後因新冠疫情被裁員或終止合約導致失業,或被強制請至少三個月無薪假,或連續三個月減薪至少30%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可申請。

每月高達800新元的現金補貼,為期三個月,存入銀行戶頭。

勞動力發展局(WSG)或就業與職能培訓中心(e2i)給予的求職和/或培訓支持。

自僱人士收入補貼計劃 (SIRS)

2020年滿37歲、需更多援助、2018年向稅務局或中央公積金局呈報自僱人士身份賺取收入、且符合條件的新加坡籍自僱人士可受惠。

每季3,000新元的現金補貼。

就業入息特別補助

2019年或2020年獲得就業入息補助金(WIS)的所有新加坡籍員工與自僱人士均可受惠。符合條件的人士僅可獲得一次的3,000新元就業入息補助金。

3,000新元的現金補貼,通過銀行戶頭或支票獲取。

2019年獲得就業入息補助金的人士

2020年7月-1,500新元

2020年10月-1,500新元

2020年尚未獲得就業入息補助金的人士

2020年10月-3,000新元

技能創前程

500新元的未來信用額度

SkillsFuture信用旨在鼓勵個人掌握技能發展和終身學習的能力。2015年推出的所有25歲及以上的新加坡人將獲得500新元的期初抵免額。

一次性技能未來信用充值

為了鼓勵新加坡人掌握自己的技能發展能力並使其具備良好的條件以把握未來經濟中的機遇,新加坡將向每名25歲及以上的新加坡公民提供一次性500新元的SkillsFuture信貸充值。

額外技能培訓補助填補 (中途職業津貼)

為改善個人獲得職業過渡計劃的機會,截至2020年12月31日,將向每名40至60歲(含)的新加坡公民(SC)提供500美元的一次性SkillsFuture積分。該積分將超過500新元SkillsFuture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年齡在25歲及以上的SC的信用充值。

從2020年10月1日起,有資格的個人可以在繼續教育和培訓(CET)中心提供的大約200個職業過渡計劃中使用此計劃提供的SkillsFuture積分。

此額外的SkillsFuture積分有效期為五年,以鼓勵個人及時採取行動以學習,重新技能化並抓住新的職業機會。該額外的SkillsFuture積分中所有未使用的積分將在2025年12月31日到期。

「點到點」援助配套—加強版特別救濟金

的士及私人計程車司機可受惠。

每位符合條件的司機可獲取每月300元的援助。

現在新加坡有哪些領域正在招人呢?

發現自己沒有相關領域的技能,還有機會被聘請嗎?

目前新加坡招聘領域有哪些?

一些領域像是金融業、資訊科技業等,目前還都在招聘。另外,由於外勞人數減少,加上有很多馬來西亞勞工也陸續返鄉回國,一些藍領工作也就被騰出來了,例如:公共巴士車長的崗位。加上病情的關係,在醫藥方面,醫院裡也需要很多的人才。

沒有相關經驗和技能怎麼辦?

現在大部分的工作機會主要來自資訊科技、人工智慧、金融、或是醫療等專業領域。可是,求職者未必具備相關經驗和技能,想申請這些工作可能又不知從何著手。

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則坦言:

「越靈活就越好,如果需要轉行的話,希望思想也要開放一點。我們總是東家不打打西家,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不論你在哪一個行業,你所學到的一些技能總是在另外一個行業還是能夠應用的。例如一個廚師,如果說餐飲業真的蕭條,不能夠再繼續烹飪,但是你做廚師的那種紀律、那種非常認真工作、那種專業精神、那種能夠服務其他顧客的精神,你到其他領域還是非常珍貴的。」他強調,在目前的情況下,越有伸縮性越好,越肯學越好。

多重途徑助新加坡人就業或受訓

對於一些現在失業、收入大減的新加坡人來說,培訓即使有津貼或許也不足以幫助他們解決燃眉之急,他們可能更傾向找臨時工或短期工來幫補收入。針對眼前生活的艱巨挑戰,新加坡政府計劃從多個途徑設法幫助新加坡人維持生計。

新加坡政府會協助有相關技能的工友,和正在招聘的企業做配對。如果工友不具備招聘機構所需的完善技能,政府則會說服公司先聘請工友,再為他進行培訓。政府將會津貼這些公司這方面的培訓費用和薪金開支。

就業難的情況會持續多久

疫情充滿著未知數,目前多國的疫情仍處於高峰期,經濟前景不明朗的情況還會持續一段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