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新加坡公眾雖然對無人機越來越熱衷,但是他們更願意在娛樂場所或工業區等領域使用無人機,這個結果將對新加坡的無人機商用化方向將產生很大影響。
新加坡無人機發展
隨著無人機技術的發展,使用無人機來進行檢測,配送,攝影等一系列新興的商業需求正在日益增長,因為無人機可以幫助提高效率並降低成本。
在新加坡,各個領域的無人機使用和需求都正在增加,除了企業和個人,連政府在Smart Nation國家建設的各種項目中都採用了無人機。在這些項目中,無人機技術的使用幫助本地居民企業產生積極的影響。

正因如此,調查新加坡企業和居民的無人機使用偏好就變得非常重要,這將影響未來無人機技術在本地的商業化方向。在這種背景下,由南洋商學院副教授Lim Beng Chong和機械與航天工程學院的Low Kin Huat 教授領導的跨學科研究團隊對本劇居民的無人機使用偏好進行了一項研究,以更好地了解公眾對該技術的態度。
研究結果
南洋理工大學於2019年4月至2019年6月進行研究。涉及1050位21歲至80歲的新加坡人和永久居民。研究表明,儘管新加坡公眾已經開始廣泛使用無人機,但接受程度因使用環境而異。
從使用區域來說,人們不經常/不偏好在住宅區上空使用無人機;相對的他們則經常/偏好在工業區使用無人機。

調查統計
Lim副教授說:「我們可以期望無人機在未來的日常生活中變得司空見慣。因此,對於政府,企業和監管機構來說,重要的是要了解公眾對該技術的看法,因為其接受程度將直接影響該技術的使用範圍和步伐。
這項研究於2020年12月在線發表在科學雜誌《Technology in Society》中,被認為是對亞洲高度城市化環境中公眾對無人機使用觀念的第一個研究。

已發表論文
公眾的擔憂
NTU的研究考察了公眾對四種不同類型的城市空間(住宅,娛樂,工業和商業區域)使用無人機的接受程度。它還包括對無人機的功能(用途)及其使用者的態度。先前的研究集中在西方國家相對單一的無人機使用態度,而沒有考慮在不同情況下使用無人機的情況。

公眾對政府使用無人機的態度
NTU的研究小組發現,新加坡公眾更願意接受政府,商業和工業上使用無人機,而不是私人方向。政府使用無人機進行搜尋和救援受到最多歡迎(92%),但公眾對無人機的私營企業商業運送和工業使用相對支持較少(62%)。總體而言,該研究發現,私人使用的支持度低於大多數其他目的。

公眾對企業和個人使用無人機的態度
該研究確定了影響公眾對無人機使用的接受程度的兩個關鍵因素。首先,公眾的恐懼和關切。受訪者們表示的四大擔憂分別是:未經授權的人員濫用無人機;無法識別無人機是否在錄影;無人機對人身安全構成威脅;隱私保護問題。
其次公眾認為,這項技術在為造福消費者,發展經濟和改善工作場所安全性方面更有利,但對改善鄰里安全性卻不利。
研究建議
調查結果強調,公眾對無人機的使用地點和使用方式的態度有較大不同。因此,NTU研究小組得出結論,政府為了讓大家能更好的接受無人機,和公眾的溝通和宣傳策略應根據無人機應用環境進行調整和定製,這樣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公眾的接受度。
例如,當向人們介紹和宣傳在居住區使用無人機時,信息應該更多的集中在講解無人機的未來趨勢上,而在例如使用的安全性上科學的運用數據消除人們的顧慮。

新加坡無人機使用規定
「通過了解影響公眾接受度的因素與無人機使用環境之間的關係,開發商和政府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在公眾更關心的特定事物上。如果人們擔心無人機在住宅中飛行會掉落,那麼製造商可以證明其零件不會脫落,或者可以規劃並規範安全飛行路線,例如不得越過房屋屋頂等。」
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學院無人機專家Low教授說:「 無人機技術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一個行業的未來潛力,因為每天都有越來越多的用途被開發出來運用在新的行業。」他還表示,希望這項技術的更多用途能儘快為大眾所接受,這樣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更加便利。
註:想了解更多可以參閱原論文:
https://www3.ntu.edu.sg/CorpComms2/Research%20Papers/Public%20acceptance%20of%20drone%20applications%20in%20a%20highly%20urbanized%20environment.pdf
*本文圖片來源:NTU官網,CAA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