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調整!從4月17日開始
部分地鐵和巴士運行的時間
和車次有變動!
南北,東西,東北,環線和市區線
車次將會減少
但是停留時間會加長!
部分線路將會比以往
提前30分鐘結束運行!

(來源:陸交局 | 制表:Joshua Lee)
以下列表中的巴士
也將暫停運行!

(來源:陸交局)
過去一周以來
新加坡每天至少增加
100例確診
而昨天又是300+
現在病例總數3252例
照這個趨勢
可能有不少人會擔心
這個疫情形勢,真的控制得住嗎?

(來源:BI)
我們先來看一下
進入4月以來
新加坡的整個疫情形勢
14天內無關聯病例增加
可能存在更大隱患
綜合過去兩周
新加坡現已形成一個疫情現象:
不能確定感染源頭的本地居民
數量激增!!!

(來源:moh)
從3月30日到4月13日(前天)
這短短兩周
還處於追查源頭過程的
病例就有220個
而從疫情爆發開始
本地不明源頭病例人數
統計有304例
也就是說
最近兩周的不明源頭病例
占了疫情爆發以來
的72%!
不明源頭病例在近兩周
顯著增加

(來源:moh)
而准證持有者方面
從3月30日到4月13日(前天)
還處於追查源頭過程的
病例就有249個
而從疫情爆發開始
本地不明源頭病例人數
統計有270例
也就是說
在新加坡准證持有者的患者中
近兩周的不明源頭病例
占了疫情爆發以來的92%

(來源:SCMP)
這些比重居高不下也說明:
無論是PR和公民
還是准證人士
不明源頭病例一直在增長!
據專家分析
促使無關聯病例增長趨勢的背後
可能存在兩個原因:
1)「可能存在更發的社區感染」
2)「實際的病例數量遠超過追蹤到的」
現在本地已經沒有
新增的境外輸入病例
當局已經將精力
主要集中在無關聯病例的
追蹤和控制上

(來源:msn)
現在所有境外回來的人都得
在政府隔離設施
進行14天的居家通知
而這個措施在減少本地感染方面
發揮了很大作用
不過新加坡會
迎來第二波病例暴增高峰
有很大原因就是
無關聯病例的增長勢頭過猛
也進一步促使
政府實行阻斷期措施
根據傳染病專家
Leong Hoe Nam所說的
如果新加坡不實施
像全島進入阻斷期這樣嚴格的措施
那麼現在無關聯病例的
人數可能會翻3倍!

(來源:SCMP)
因為其中還有一部分病例
是屬於無症狀感染的
這無疑會大大加速無關聯病例增長
最近關於新冠病毒的研究
已有了新進展:
新冠病毒遠比想像中的更為危險
新冠病毒感染模式轉變
因為近來有些地方的
病例爆發模式
已經轉變和證明了
可能有近一半的新冠肺炎患者
都是在病毒攜帶者
還沒有顯示症狀的時候
被感染上的
而關鍵在於
病毒本身可以藏匿在
身體中長達4個禮拜

(來源:SCMP)
當你不知道一個人
身上有沒有攜帶新冠狀病毒
你就靠近他們
之後就只會有兩種結果
一是病毒沒有蔓延
它會自行死亡
一是病毒蔓延並且迅速擴散
而每一次擴散會讓
病毒存活的時間比前一次更久
所以在專家們看來
實施阻斷期措施
就阻止本地社區感染來說
是非常有必要的

(來源:SCMP)
但是阻斷期到底能不能發揮作用
現在下結論,太早
從實行開始
至少要經過14天的觀察期
尤其是感染數據
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
似乎不是很理想
而且現在最讓人擔心的
正是下面這種病例情況:
兩組無關聯病例之間的比較!
衛生部特別將本地病例分成
兩組四大類進行比較
一組屬於本地關聯
一組屬於本地無關聯
而在本地無關聯病例中
政府按照不同的劃分標準
又進行了一次分類

(來源:moh)
一個是按照
政府向公眾宣布無關聯病例
人數的時間來歸類
比如前天宣布的27個無關聯病例
「27」被劃入第一類

(來源:moh | 第一類)
另一個則是按照病例的病情
即患者實際開始出現症狀
或者被確診,檢測呈陽性的時間
分成第二類無關聯病例

(來源:moh | 第二類)
通過劃分出這兩類
以此來比較:
無關聯病例實際出現症狀的時間
比起宣布的時間到底滯後多少
而據專家表明這個「滯後」的
時間差很重要
因為它能讓當局進一步確定
在正式宣布之前的
出現多少呈陽性的患者
就13日的情況來看
第二類比第一類宣布的27
實際還要多1人
但綜合過去14天的情況
總體呈現下降趨勢

(來源:海峽時報 | 截止12日數據比較)
據專家說明這可能
是阻斷期措施已經開始
產生初期效果了!
然而接下去的抗疫過程
卻有可能更為艱難......
三大原因
導致疫情棘手
疫情開始到大爆發
持續已經將近4個月的時間
而新冠病毒的性質
也在一層層揭露
新冠病毒疫情之所以
如此難以解決
據國家傳染病中心的專家表示
一共有3大原因

(來源:free malaysia today)
很多病例都是無症狀或者
在症狀很輕的情況下被感染
美國研究
從中國和義大利的病例分析結果來看
高達70%的病例
都是由於無症狀或者
在症狀很輕的情況下被感染
也就是說從感染渠道來看
新冠肺炎患者中
無症狀感染的人更為普遍
通常被感染後都不知道
應該上哪裡找源頭

(來源:yahoo news)
無症狀感染者變多
也正是因為
潛在的病毒攜帶者太難找
而另一方面
病毒本身卻能存活
長達4個禮拜
一邊攜帶一邊傳播
維持日常活動又很難被找到
這就讓疫情情況
變得更加複雜
解決起來也更棘手

(來源:海峽時報)
跟新冠病毒本身的特質有關
它的初期病症
表現輕微並且容易不受重視
但當一系列症狀發作
病毒活躍度非常高
它的這一特性
就很容易誤導患者
並且不看重病症
在體內病毒進一步動作的同時
照常保持日常活動
於是也就加大了
進一步感染的風險

(來源:action news jx)
由於Sars-CoV-2病毒
對新加坡來說是
一種新型病原體
沒碰到過,也就更容易感染
「如果我們不注意
我們都有可能被感染上
都會成為病毒傳播的媒介
當這種情況真的發生
風險最大的就是
和我們密切接觸的人
比如家人、同事和好友」

(來源:action news jx)
言下之意
在當前這種無關聯病例
持續增加的疫情形勢下
我們能做的就是:
待在家裡,不去別人家
避免跟高齡老人接觸
因為他們是新冠病毒的「高危人群」
一旦感染上風險更大
只有這樣做
才能最大程度避免
無症狀感染

(來源:Reuters)
而阻斷期措施
也是為了終止這種惡性的
病毒傳播循環
想要真正地停止感染
大概需要6周時間
此外還有一種解決方式
那就是之前英國所說的
「群體免疫」
但是要這種方式起到效果
前提是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