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媒體報道,新加坡防長和美國防長簽署了一份備忘錄,商定未來新加坡空軍在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成立一支戰鬥機訓練中隊,據稱機庫的建設活動目前也已經啟動,這意味著新加坡再次深化了和美國的軍事合作,將其軍事存在的範圍拓展到了十分敏感的關島區域。

眾所周知,新加坡毗鄰全球重要戰略水道之一的馬六甲海峽,其為新加坡提供了非常關鍵的經濟發展條件,但是也讓新加坡自身變成了他國窺視的對象。加上自身國土狹小,人口有限,沒有資源和戰略縱深,周邊又是強國林立,新加坡的整體戰略環境實際上非常險惡。
國際體系是一個自助體系,國家的首要生存目標就是能夠保證自己的生存和發展,也就是說,軍事安全是一個國家需要最先考慮的。
然而正如前所言,新加坡種種不利的條件,導致其生存難度很大,很難依靠自己的力量單獨完成國防。當前的新加坡因此同時採用了兩條路來保持軍事上的安全:一方面採購國外的先進武器裝備,推行全民皆兵,另一方面是和強國建立軍事聯繫,藉助對方的力量來保護自己。

新加坡的這套防務戰略也被稱之為"毒蝦"。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對此解釋說:新加坡就是一隻小蝦,但是帶有劇毒,想要吞下它的大魚必須考慮昂貴的代價,但與此同時新加坡還要和大魚們同游,這樣才能更加安全。
然而,新加坡選擇和誰合作至關重要。在國際社會,大國和小國之間的合作往往是不平等,小國太過依賴大國很可能導致自己被裹挾。
起初,新加坡選擇的是英國,不僅因為新加坡的第一代領導人和英國淵源頗深,更是因為新加坡看中了英國是一個數百年的海洋國家,會為了維持戰略水道的暢通而付出道義努力。然而隨著蘇聯解體後英國撤出亞洲,表明英國早沒了實力和信心干預亞洲事務,新加坡於是轉向了和美國的合作。

冷戰中,美國和新加坡的合作達到巔峰,面對強大的美國,新加坡認為,自己有求於美國,美國軍事技術先進,與之合作,定然能學到不少的軍事技術,提升本國的軍工能力。美國也有實力和雄心在亞洲長期維持軍事存在,因此是新加坡一個穩定而且可靠的依賴對象。
但反過來,新加坡認為自己有一個獨特優勢讓美國依賴: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新加坡有樟宜海空軍基地,將其開放給美國,可保證美國直接涉足戰略水道,也能讓美國在處理亞洲問題上,更加高效的動用軍事手段,從而變得更加從容。
而此次新加坡將軍事力量部署到關島,似乎只對新加坡有好處。然而實際上它也是一筆利用了新加坡獨特地理位置的"買賣":新加坡本次空軍部署關島是以繼續開放樟宜空軍和海軍基地15年作為交換,當前樟宜海軍基地是東南亞地區唯一滿足美國航母停泊要求的深水港。

對新加坡自己而言,部署關島的真正目的,就是繼續強化新加坡空軍向來追求"決戰境外"和"越境攻擊"能力。新加坡當年之所以不買"陣風"戰鬥機,就是看上了F-15的出色航程和載彈量:F-15SG最大航程近4000km,充分覆蓋了新加坡最大的假想敵馬來西亞和印尼大部分的主要城市。
如今東南亞地區軍費增長迅速,各個國家都在增強自己的軍事實力。新加坡已確定採購F-35的情況下,再將其部署關島與美軍合訓,能成倍的威懾周邊強大國家,讓對手不敢輕舉妄動。利用自身獨特的優勢讓美國有求於自己,從而在與大國交往時也能底氣十足,做到不占便宜不吃虧,新加坡可謂是小國也能縱橫國際的一個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