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行業冀馬新邊境儘快開放,以讓兩國人來往兩地,刺激經濟。
(新山29日訊)自3月實施行動管制令起,不僅馬勞的主要經濟中斷,本地商業也受損,各行業冀重新開放邊境,認為這將會是雙贏局面。
大馬工藝大學阿茲曼哈欣國際工商學院副教授L.南塔古馬接受《星報》訪問時指出,在馬新邊境關閉前,馬勞是刺激本地經濟的主要群體。
他說,據2018年的研究顯示,令吉和新元的兌換率差異,是大馬人赴新工作的主因,但新加坡生活成本高,許多人無法在當地租房或購屋,只能每天來回馬新。
他說,馬勞將收入帶回本地,對本地經濟有利,他們在本地置產、買車和購物,有助增長經濟。

馬新邊境因為疫情而關閉約3個月,許多馬勞都無法赴新工作。
「若不儘快開放邊境,將對本地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因為馬勞可能會失業,使本地失業人數增加。」
他認為,對新加坡而言,開放邊境是雙贏局面,因當地大部分外來勞動力是大馬人。
另外,TC Lau有限公司業者劉先生說,該公司大部分顧客是新加坡人或是馬勞,但在管制令期間接獲的訂單已減少了。
「有上萬的民眾住在柔佛,卻在新加坡上班,開放邊境將會刺激州內經濟。」
AMS鋁和玻璃私人有限公司業務發展總監Ralph Low說,該公司的產品被視為非必需品,因此在疫情期間無法交貨給新加坡顧客,公司收入已從本財政年度的500萬令吉降至300萬令吉。
Fincorp諮詢公司南部抵押部門合伙人黃茂龍說,依斯干達經濟特區的房地產市場依賴於在新加坡工作的本地人,肯定會受到影響。
「柔州和新加坡在經濟上是相互依存的,長期關閉邊境,對商業都沒好處。」
針對馬新關卡重開課題,兩國領袖正在商討中,柔佛州務大臣拿督哈斯尼昨日更稱,相信新加坡大選後會有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