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惹菜

從2012年來到新加坡快8年了,從原來一個每天只吃雜菜飯和海南雞飯的娃,已經妥妥的變成了半個「新加坡銀」啊!
說到新加坡的美食,S媽認為就好像大雜燴;你在這兒可以吃到來自世界各地不同風味的美食,當然有地道的,有經過改良的,也有「新加坡式」的,但不管是哪種,覺得總能牽動著新加坡人那永不滿足的胃。新加坡人的日常聊天話題永遠離不開吃啊。

初來乍到,我對每每到飯點時就會大排長龍的食閣和小販中心最為好奇,這邊的人為什麼願意排這麼久的隊伍去買一碗面,一碟菜呢?幹嘛不在家裡自己煮?又衛生又健康。可是隨著在這邊生活的日子越來越長,我才逐漸明白,為什麼新加坡的飲食文化那麼豐富多彩?為什麼這邊的人都喜歡在外面吃飯?因為這裡匯聚了不同文化,不同種族,不同民族,不同國度的食物,口味可謂五花八門,今天吃膩了這個,明天還可以吃那個,變著花樣的吃,外面的食物這麼吸引人,哪還有人願意在家做飯呢!今天,我們不提新加坡的招牌食物海南雞飯,也不提南洋早餐,而來談談 「娘惹菜」。
說到「娘惹菜」,先得了解一下「娘惹文化」。



通俗一點講:峇峇娘惹(男性俗稱峇峇,女性俗稱娘惹,即華語「爸爸」和「娘」在馬來語中的諧音),或者稱之為土生華人,是明清華人移民與當地原住民通婚產生的混血後裔,這源於鄭和下西洋時,帶來了大批的船員來到東南亞的馬六甲海峽,(就是當時的貿易中心),於是其中的一些中國船員和當地的馬來西亞女子結了婚,他們的後裔就被稱作peranakan,男性被稱為峇峇(baba),女性被稱為娘惹。關於娘惹的歷史我在這兒就不多做解釋了,大家自己可以上網了解一下。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一帶,娘惹菜原本是華人移民的家傳菜,也就是娘惹婦女的廚藝,有些食材不易取得,比如華人愛吃的豬肉,在信奉伊斯蘭教的馬來西亞也不被接受,因此不得不順應環境有所變化,可以說「娘惹菜」就是融合華人烹調和馬來口味的料理。

娘惹菜的口味濃重,主要因為加進許多馬來當地的香料,例如火蔥,肋沙葉,石栗,羅望子醬,咸蝦醬,棕櫚糖等;還有班蘭葉,薑黃,青檸,當然少不了椰漿和椰糖。說到底,一道娘惹菜可能混合了好幾種甚至十幾種的香料,採用當地的特色食物,運用中式的烹煮手法,混合而成的美食。當然,現今的娘惹菜因為文化的變遷和互相影響,已經無法清楚的劃分出界限了,但是,在新加坡還是有一些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娘惹菜!其中椰漿,叄巴辣椒幾乎都會出現在每道菜裡面。
前方高能預警,慢慢的乾貨,大家趕緊收藏起來啊!
1. 椰漿飯
娘惹風味的椰漿飯既有馬來辣椒的咸辣,也有華人辣椒的甜辣,更有蘭花點綴,著實又好看又好吃。




2.叄巴醬炒空心菜
這是新馬一帶膾炙人口的家常料理,咸辣又帶點臭味的的叄巴辣椒配上爽口的空心菜,不得不說這真的是一道超級下飯的菜。
3.叻沙(laksa)
叻沙算是一道平民大眾食物,你在新加坡到處可見售賣叻沙的店鋪,這是一種配上咖喱椰漿的海鮮米粉湯,那陣濃郁的椰漿香味真的讓人慾罷不能,吃完了還想再來一碗的感覺。
如今的叻沙已經富有地域特色,每個地方的叻沙都有自己不同的風味





4.叄巴醬炒臭豆
說到臭豆,我真的是被它的威力所震服。它的臭味我覺得和榴槤有的一拼吧,吃完它以後,你的大便可以連續臭好幾天,都是那個味道~~~~~
臭豆已經很臭了,再配上有點臭的叄巴辣椒……不得不說。那一連幾天,如果你要放屁,就請默默的走到一邊去吧!
就是這個豆!可是雖然很臭,還是有好多小夥伴對這個味道愛不釋手。這真得是「自吃自受「啊
5. 囉惹(rojak)
你能想像這是一道水果沙拉嗎?我們平時吃的水果沙拉長啥樣?新馬一帶的「水果沙拉「完全顛覆了你對水果沙拉的認知。囉惹的用料包括各種新鮮水果和蔬菜,比如鳳梨、黃瓜、甜蘿蔔、豆芽、青蘋果、生芒果等。把這些食材切成細塊的材料,連同油炸豆腐乾、油條和蝦片等一同放進碗里,再加上特製的蝦膏醬、新鮮辣椒、檸檬汁和烤花生碎末一起攪拌均勻。
是不是很匪夷所思?這道重口味的沙拉通常被很多新加坡人作為配菜和餐後甜點來享用。S媽只能說,裡頭啥味都有,甜咸酸辣甘,絕對讓你「大開味覺界」!






6.烏達魚糕(otah)
烏達其實是魚肉泥和香料混合後,再用香蕉葉或亞達葉包裹後拿去烘烤的食物。其實烏達起源與印尼,但是是馬來西亞人把它發揚光大。烏達確實好吃,特別適合覺得魚肉腥的小夥伴們,而且肉質非常滑嫩,配上馬來的香料和辣椒,讚不絕口啊!
7.麽麽喳喳(bobo chacha)
這道甜品絕對是南洋風味甜品的代表。吸引人的還是配料里的椰漿,當然,說的通俗一點,就是裡面什麼都有的糖水。,但S媽還是覺得值得一試的,因為我實在太喜歡裡頭的芋頭和番薯了,配上椰漿濃郁的香味,雖說是糖水,但S媽覺得一碗足以飽腹噢。





8.娘惹糕點
娘惹糕點的種類實在太多,多到只吃就好,不需要記住名字哈!這些花花綠綠的糕點樣式太精美,大多數採用馬來人的椰漿和華人的糯米,木薯粉做的,而且還添加了不少的特殊材料:班蘭葉,椰絲,紅豆泥,綠豆泥,花生粉,椰糖,有的甚至還放叄巴辣椒噢!真的是充分體現了娘惹的融合文化,而且製作的方式也非常多樣化,蒸炸烤都有。因為品種實在太多,S媽改天再上一篇娘惹糕點的詳細篇噢。小夥伴們敬請期待吧!
9. 娘惹粽
傳統的娘惹粽其實是有藍色的,但在新加坡我還沒吃過藍色的娘惹粽,基本上還是普通色居多。但是娘惹粽並不是完全以它的顏色特殊,而是裡頭的餡料加了豆醬和芫荽籽,味道偏甜又帶點微辣,香料味道十分突出。和普通的粽子很不一樣。S媽好喜歡娘惹粽,可以一次吃兩個,因為實在太好吃了!



娘惹粽製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