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加坡國會議員
提呈菸草(修正)法案中提到
新加坡將繼續擴大禁菸範圍
一旦法案通過
菸民們將不允許在自家抽菸!

這個修正提案引起了廣泛爭議
看看網友們都是什麼反應

網友:如果真的這麼關心我們健康,乾脆全島禁菸吧。一邊談論健康問題,一邊忙著收菸草稅,目的不明確。

網友:從此以後,當你申請HDB的時候,他們會問你想要吸菸樓還是非吸菸樓,吸菸樓便宜點但是有煙味啦~ 非吸菸樓會貴一點哦因為空清新(笑)

網友:這是一個好主意。我的年輕孩子和我默默忍受了好幾年公公在家吸菸。他跟我們住一起,通常在主臥和側臥吸菸,我有苦難言。這種法案可以保護到像我這樣的人。

網友:首先你只能擁有你的公寓99年,現在你甚至不能在裡面吸菸。我雖然不是菸民但這太荒唐了。

網友:他們議員為什麼總是聽的到居民投訴吸菸問題,卻聽不到居民要求他們
減薪?

提案包括了以下具體建議

禁止在自家吸菸,如果你的窗戶和門離鄰居家的門和窗5米以內。
——啊哦,看來只有住有地私宅的人才能吸菸了,還必須是帶花園跟鄰居隔開那種
對從家中釋放二手菸的居民施行懲罰
——關緊門窗吸菸可行否?
完全禁止在HDB吸菸,同時在HDB附近開設專門的吸菸區
——菸民還是有去處的
感覺政府禁菸的力度
一年比一年大
讓我們回顧下新加坡禁菸的歷史
1970年
首次推出吸菸(在特定地區禁令)是在1970年,最先「中招」的地方是電影院和戲院。
1974年
禁菸令擴大到巴士上。巴士車長和檢票員如果看到有人吸菸,當場可以令其下車,或處以高達500元罰款。
1982年-1992年
這十年中,禁菸令範圍迅速擴大,包括遊樂中心、政府建築、醫院、快餐店內、室內溜冰場、保留球場、桌球室、體操館等,以及大型冷氣百貨商店、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和最高法院、初級法庭(現為國家法院)
1994年
吸菸(在特定地區禁令)修正法令生效,禁菸區擴大到冷氣辦公室、廠房、私人住宅區或大廈內的共用場所。
1995年
兩個人或以上在公共場所排成的行列、冷氣購物中心大廈內和所有地下行人道,都不可以吸菸。所謂的排隊行列包括等候巴士和德士、購買戲票等。
2005年
公共游泳池、戶外體育館、民眾俱樂部、公共廁所
2009年
政府宣布在更多室內場所禁菸
2013年
禁菸令的範圍不再只是公共建築,住宅區的公共空間也實行禁菸。
2016年
全島所有的蓄水池與超過400個公園內將不准吸菸。
(資料來源:聯合早報)
此外香菸被征重稅
一包香菸售價十幾新幣
菸民的負擔很重

因為與周邊國家香菸價格差距巨大
海關會嚴查攜帶香菸
入關可以攜帶一包已經拆開的香菸
完整包裝的香菸不允許攜帶入境

香菸包裝上有令人不適的圖片
布滿血絲的眼珠子
滿身腫塊的嬰兒
或者是癌變的內臟
總之用盡一切辦法阻止你吸菸

曾經,新加坡對於禁菸
也是取得過輝煌成績的
在2004年,吸菸率低至12.6%
然而2013年又回升至13.3%
因此政府設下目標
要在2020年把吸菸率降至12%
所以與煙有關的政策,逐年收緊
當然比起禁口香糖的雷厲風行

禁菸的歷史已經算是相當平和了
政府如此操心吸菸問題
其實和政府投資健康的理念有關

年輕時不吸菸,多運動
老了患病的幾率大大減少
對個人和國民醫療的負擔都小
可謂是小舉措,大回報
投資只服新加坡
最後給菸民一點點福利吧
目前新加坡到底還有
哪些地方可以合法吸菸?

總的來說認準這個吸菸標識

指定室外吸菸區

上圖小販中心,有畫黃線,可以吸菸

大街上的指定的吸菸區域

咖啡店,桌上有筒可以吸菸,都有吸菸標誌

酒店的可吸菸房間
(注意,有些酒店是全面禁菸的)

景點的吸菸區
通常在地圖上有所標識

機場的吸菸區

總的來說,禁菸的舉措是好事
但是不讓在自家吸菸
似乎有點才踩到隱私和自由的邊界
成為爭議問題也不奇怪

你覺得這項修改法案會通過嗎
你是否支持禁止在自己吸菸
移步留言區聊一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