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門看診受青睞 醫生藉助科技提高效率
近年來快捷方便的登門看診逐漸受病患青睞,一些醫療機構藉助科技競相開發和推動新型醫療模式,不僅緩解醫生短缺問題,也提高看病效率。
在病人家中安裝感應器監測病人是否有活動。病人躺著的這張墊子,可全天探測病人的呼吸和心率。家庭醫生只需打開電腦,無需到病患家,就能觀察病人的情況,一旦發現不妥,可馬上採取行動。
登門看診家庭醫生朱偉傑醫生說:「因為我只是一個人出診看病,沒辦法看很多,因為有時候病人住得很遠,交通不方便,所以我們用感應器。病人在家有比較多的自信,他們知道有人在觀察我我不怕。」
本地目前主要有五家業者提供全天家庭醫生登門看診服務,其中四家業者表示,需求近年增長至少一成。
萊佛士醫療集團受詢時表示,他們的二十四小時急診中心每周接到約14到20起登門看診病例。
慢性病患占多數,不願到急診部或診所排隊的年輕人也有。
其中一家業者今年推出類似私召車的應用平台。輸入地點、主要症狀和付款方式後,平台就會幫公眾配對醫生。
儘管登門看診更為方便,但這類服務收費約100元到400元。
登門看診服務配對平台發言人蔡慧婷表示:「我們已經參加監管沙盒計劃,所以我們希望可以跟政府合作,另外我們也希望跟保險公司合作,看怎樣可以降低病人的負擔。」
另一家業者去年則推出應用程式,讓病患和醫生即時查看健康指數和報告,甚至進行遠程醫療。
多數業者認為,科技可解決人力問題降低成本,也讓醫生更容易跟進、管控病情,預料登門看診費用未來有望下調。
- CH8/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