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 運輸成本高、擔心味道不符合本地人口味,即使海南、越南、菲律賓等地都開始種植貓山王,受訪榴槤販指出,還是以從大馬進貨為主,暫不考慮其他地方。
近年來,貓山王品種陸續「流」出國外,中國海南、澳大利亞、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柬埔寨等地都能自產榴槤,如今大馬貓山王已不再一枝獨秀。
據中國央視報道,海南三亞育才生態區榴槤基地種植的1400畝榴槤,即將於今年6月份成熟上市,每畝產量1000斤,預計未來產量可達每畝3500斤。

再過一個多月就將進入榴槤旺季。
儘管「海外」貓山王即將迎來收成,多個榴槤攤販受訪時說,不會考慮進口馬來西亞以外的貓山王。
亞漢蘇丹榴槤攤助手潘先生受訪時解釋:「馬來西亞的貓山王貨源足,加上大家都吃慣了。」
他也舉例,馬來西亞離新加坡最近,若是從其他國家運榴槤過來,食客可能會吃到過熟的榴槤。
芽籠17巷的旺德福榴槤攤販梁先生補充,國內還沒有人嘗過海南的貓山王。
「在不知道味道的情況下,我想很多同行也不會貿然進貨。」
717貿易行老闆吳奎龍則指出,從馬來西亞進口榴槤無需空運。
「空運的話,成本一定會更高,除非味道真的很好,我們大概不會想要進貨。」
717貿易行老闆吳奎龍老闆因此指出,攤販不太可能買得到海南貓山王。
「中國食客可能都不夠吃。」
他也說,國內食客得等上三五年才能吃到泰國貓山王,所以若無意外,他應該還是會繼續向馬來西亞購買貓山王。
幾位受訪攤販說,到了5月底,相信就會進入榴槤旺季。
梁先生說,本月雖然氣候炎熱,但這種天氣相當適於種植榴槤。
「相信今年的榴槤會比去年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