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涉及10億元洗黑錢案的其中7人來自「高風險」國家,而這些國家的公民,在新加坡置產率自2016年暴增,7年內至少置232產業。
持有賽普勒斯(Cyprus)、多米尼克(Dominica)、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Saint Kitts and Nevis)、土耳其、萬那杜(Vanuatu)和柬埔寨護照的買家,2018年在新加坡購買的房產交易額似乎達到頂峰。

蘇海金(左圖)名下的產業之一包括烏節路一帶的公寓。(檔案照)
自2016年以來,至少有232筆住宅房產交易的買家,與涉及10億洗黑錢案的7名被告國籍相同。這一數字遠高於警方所查獲的105處估計價值約8.31億元的房產。
《商業時報》根據市區重建局的首次記錄,從1995年到今年8月的房產交易數據進行了分析。據披露,自1995年有記錄以來,來自這些國家的買家共完成339筆交易,其中在2016年至2023年間,就達成232個住宅房產的出售交易。
其中,來自柬埔寨、賽普勒斯、多米尼克、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土耳其和萬那杜國籍的買家於2016年出現暴增的現象,這些國家因提供「投資公民計劃」,允許外國個人獲得公民身分,卻可能對全球致力於解決洗黑錢問題的情況構成威脅,所以被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列入為高風險移民計劃名單。
新加坡政府早前宣布,7月20日起,外國人購買目前被規劃為「商業及住宅」用途的地段,必須獲得政府的批准。
《新明日報》連日報道,新加坡警方日前搗破新國最大宗洗黑錢案,也逮捕了旅居該國的10名外國人,他們是蘇海金(40歲)、蘇寶林(41歲)、蘇劍鋒(35歲)、張瑞金(44歲)、林寶英(43歲)、王水明(42歲)、陳清遠(33歲)、蘇文強(31歲)、王寶森(31歲)和王德海(34歲)。
10人中有3人是中國籍,其餘的分別是柬埔寨、賽普勒斯、瓦努瓦圖和土耳其籍。
據報道,蘇海金曾於2018年,豪擲450萬元,購入位於烏節路一帶的高檔公寓格美華庭(Gramercy Park)。林寶英也在同棟公寓購入單位。
共74筆附有條件房產交易
來自柬埔寨買家占比最大
置產率從單位數衝破雙位數,來自柬埔寨的買家占比最大。
當局數據披露,在6個國籍買家所購買的房產交易,自2013年至2015年為單位數,2016年和2017年分別增加至21筆和29筆,來到2018年則增加近一倍,來到59筆。
到了2019年,交易數量跌回至39筆,2021年則進一步回跌至21筆,前年增加到32筆,2022年則有23筆交易,今年首八個月則已達成8筆交易。
根據分析,自2016年以來,來自柬埔寨的買家占比最大,共有74筆附有條件房產交易,接下來是萬那杜的50筆,以及賽普勒斯的43筆交易,另有36筆交易涉及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買家,16筆來自土耳其買家,以及13筆手持多米尼克的買家。